设置

关灯

第21章 第21章(第3/4页)

挑这块给江郎。”郭思从床上下来。
“但你说江郎要田干甚”
“怕是要移往河东。”丘三郎知道的多一点,“江郎应该早就有离开马邑的志向,先头我到那时,他让我
“恰逢马邑最近也不是很太平,陛下一系列举动意图如昭昭明日,若边关真开战,还是内迁来得好。”
郭思听了不大高兴,按照丘三郎的说法,江观潮不就成了逃兵他觉得对方就算不是出身边关,也是不惧怕匈奴人的。
反驳的话还没有脱口而出,前头卖蒸饼的家仆就来了:“七郎,有马邑的口信。”
郭七郎趿起鞋子就往外跑,传信的是脚夫:“江郎说,他一旬后到河东来看田。”
“好说好说,我已经具办妥了。”
等人走后郭七郎也不躺了,催促丘三郎说:“走走走,看田去看田去。”
丘三郎十分无语,刚才要多躺一会儿的是你,现
……
江观潮一个人来河东的,骑着他嘀嘀嗒嗒向前迈步走的小马,不紧不慢地向前走。
他是个很守时的人,到的一天不迟一天不早。城门是石块和黄土堆成的,不是很高,进门就看见郭七郎抄着大袖子摇啊摇的,招呼他。
江观潮也不多寒暄,直奔目的地,一路上郭思逼逼叨叨逼逼叨叨,把选的田地夸得天花乱坠,后者也不说话,只是笑,江观潮心想田肥沃不肥沃他一看就知道。
安邑很大,走了小半个钟头才从门口到田间。郭思非常贴心,就担心江观潮看不出田是好是坏,还专门找了家里擅长种田的耕农来跟他讲解。哪里知道经验流的耕农根本是毫无用武之地,还没等他说话,就看见风姿卓绝的江郎趴
郭思:“……”
江郎真不走寻常路!
江观潮看见田地还蛮高兴的,他之前是做马具做馒头,但这些都不是他的对口专业啊,搞
看田地就不一样了,这是他的大学本科专业,他可是跟田地相处了四年!
有的专业,学四年和没怎么学是一样的,不到毕业,期末考试之后什么都还给老师了,但他们专业比较特殊,是实践类的,不仅要上课,每年有大半个学期都要学校实验田两边跑,实验报告田野调查一样都少不了。
古代没有现代密的实验仪器,但靠经验已经能看出不少了。
他直接伸手把杂草拽了,看泥土。土地的颜色比较深,用铁柱子戳戳,土层也很厚,粗略估计一下肯定
又绕地走一圈辨别了地里的杂草,多是红头酱、鹅毛草、荠草,牛毛草、鸭舌草、三棱草很少见……江观潮点点头,老师曾经跟他们讲解过,土地上杂草的品种也很能说明泥土的肥力。
耕农看江观潮一系列极度接地气的实验,惊得不行。别看这郎君穿着和他们相似,都是粗布短褐,脸却是一等一的白皙细嫩,看着和安邑县的公子哥没差,而且郭七郎找他来时耳提面命,让他对来的人恭敬,
小老头心想,甭看郎君都学富五车,认识不知多少个字,土里的功夫却是一窍不通的,能不能分辨出麦子和稻都是未知数。
一开始他倒是有点看江观潮瞎忙乎的隐秘心思
郭思
“回郎君,这名郎君应是行家。”
江观潮正好考察一圈来说:“这块地很好,郭七郎有心了,我就要这块地。”
郭思连连摆手:“当不得有心,地也是别人帮找的。”他忍不住问,“江郎你很擅长做些有利民生的器具,又会种田,莫不是百年前墨家的传人。”
他的推断也不是没有道理的,秦末汉初,争纷不断,战火连连,曾经风光一时的诸子百家早就断了传承,墨家
不过这年头贤人也很会包装自己,往往要给自己师从的流派追根溯源,郭思想想,又会种田,又搞些民生之用品,还特别关爱贫苦的百姓,不是很墨家吗
要是知道他还鼓捣出了神臂弩马鞍,推测就更板上钉钉了。
江观潮却否认了,如果是
郭思说:“那您师从……”
“不是什么大不了的流派。”
话题中断,郭思猜江观潮不想说,而后者和老农凑
汉代已经有了朴素的施肥方法,虽然农民还不清楚粪肥的
他先头
“田里可施粪”汉代还有没肥料这个词,人们普遍把肥料称作粪,有土粪,皮毛粪、草粪等。
“施过草粪。”
春耕过后,杂草丛生,用农具翻土皮,把草盖回土里,等到草腐烂后再复耕,土地的肥力会比原来高出一大截。
江观潮盘算了一下,地很好,大部分农作物都能种,山坡与溪流的位置也不错,到时候可以做水车试试。
山上修七八间茅草屋,再养点鸡鸭禽类,猪也可以养了试试,不过这年头猪实
已经
……
江观潮的美好心情并没有维持多久,
他和郁夫的交情不错,也意识到了对方的纠结与迟疑。上回他如此反应也是
郁夫把人请到寺门,给他倒了一碗豆浆

正经影视大全尽在:Chinalumeng.net 鲁萌影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