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357章:功在千秋(大结局)(第3/6页)

如此……』

『这一生,虽终究还是没能实现那‘闲王’的志向,但是,我将所有的力都献给了大魏,使中原再无纷争,使万民皆能安居乐业……想来,这也不算是失败的人生吧?呵!』

殿下的阳光太过于刺眼,使得赵润下意识地闭上了双目,当他再次睁开眼睛时,他看到殿外停着好些辆马车,
“喂,太磨蹭了吧?”雍容华贵的赵莺没好气地说道。
“姐!”赵雀连忙制止了姐姐。
“还不让说了?”赵莺瞪了一眼妹妹,没好气地说道:“不是他说要出宫狩猎的么?”

看着依旧年轻的诸女,再看看同样年轻的沈彧、卫骄等人,赵润脸上露出几许笑容,哈哈大笑道:“走!出宫狩猎,这一次,再没有人能够阻止我等了……”
话音刚落,就听穆青惊叫道:“陛下,不好,杜尚书带着诸公卿杀过来了……”
“什么?”
赵润闻言面色大变,连忙说道:“快、快走!”
诸女登上马车,赵润与诸宗卫翻身上马,一行人朝着宫门方向而去。
期间,赵润回头看向身后,看到身背后有一大群人
值得一提的事,
“哈哈哈,哈哈哈哈……”
见身背后的人追不上他们,赵润哈哈大笑,手指着宫门方向,大声喝道:“朕等这一日,已经等了足足四十余年了!岂容再有人坏朕好事?走,径直冲出城去!”
“是!”
诸宗卫们齐声应道。
……
……

旋即,他双目含泪,泣不成声。
许久,高和用袖子抹了抹眼泪,快步走出殿外,略显哽咽地对殿外卫士下令说道:“立刻封锁宫门,再请太子与左丞相介子鸱、右丞相翟璜、宗正赵信、御史大夫邱毓几位速速来昭武殿。……速去,不得有误!”
“是!”
卫士应声而去。
延和十一年春四月,魏皇帝赵润驾崩,享年七十岁。
事后,太子赵卫继位,该国号为「永安」,并尊谥其父为「武成皇帝」。
魏武成帝,十四岁掌兵出征,二十五岁登基,七十岁驾崩,
魏武成帝

后人评魏武成帝曰,文能治国、武能平天下,创中原一统之先河,纵观历代,能比肩这位帝王者,亦寥寥之数。
值得一提的事,这位魏武成帝的墓志铭很有意思,上面只刻着一句话:朕生平之志,为国家所误,终此生未能如愿,惜哉!
难道这位功
后人对此诚为不解。
但无论如何,魏武成帝赵润,依旧是中原历代鲜有的明君雄主,他为魏国乃至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此后数百年,异族仍无力侵犯中原,使中原万民能安居乐业,甚少出现兵祸战乱。
天下各郡各县子民感怀其德,陆陆续续建造了许多祭庙,供奉魏武成帝赵润。
甚至于,将其神话。
_ad_hf();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_ad_bottom();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 『ps:感谢一路陪伴至今的诸位书友~过几天,我会
————以下正文————
魏昭武十六年,魏国终于兵吞诸国、统一中原。
但考虑到韩、齐、楚、秦等地仍有不满于魏国统治之人,且与魏人仍然矛盾重重,于是
是故,昭武十七年,即为建和元年。
同年,魏将司马安病故,魏王赵润追谥司马安为烈侯。
此后,河西守由司马安的副将白方鸣担任。
建和元年初始,
魏王赵润,亦尊为魏国「武皇帝」。
此时内阁老臣李粱、徐贯年事已高,但仍执意随同魏王赵润前往泰山祭天,于祭天之后含笑而逝,魏皇帝赵润倍感哀痛。
同年六年,魏皇帝赵润召介子鸱、卫鞅、张启功、张开地、管重、鲍叔等一干文臣于甘露殿商议治国大略,希望魏国从「平天下」变为「治天下」的模式。
此时魏国的最大隐患,除了治下魏人、秦人、楚人、韩人、齐人彼此之间的矛盾外,主要还是诸国旧贵族这一大不安因素。
诸国旧贵族这股势力,包括旧秦国的嬴氏、赵氏,齐国田氏、楚国熊氏等等贵族,他们
因此,似介子鸱、卫鞅、张启功、管重、鲍叔等人皆认为,此举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介子鸱等人提议废除分封制、削弱邑君,加强郡县职能。
但这个建议,却遭到了宗府宗正赵胜的反对。
繇诸君赵胜认为,若加强郡县职能,废除分封制、削弱邑君,这将彻底化解赵氏王族与嬴氏、熊氏、田氏等旧有的大贵族,而使代表朝廷的新士族阶级取而代之。
赵胜的反对,

正经影视大全尽在:Chinalumeng.net 鲁萌影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