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四十一章(第1/2页)

邵璟最终还是将那近一百两银子塞给了沈文晖, 怕他拿着银锭子不方便, 干脆带来的时候便换成了一张面额一百两的银票,凑了个整数。
沈文晖推辞不过, 算是下了, 邵璟走后, 捏着手中这张薄薄的银票, 心中难得有几分感慨。
前世的他,官途坦荡, 虽说大齐给官员
这样下去也不是个长久的办法,更何况他与闻氏形同陌路, 怎可能用闻氏的嫁妆贴补家用呢后来,总算是靠着先前家里的一些积蓄,买了个小铺子, 借着现代的眼光将生意做得红火起来,慢慢才攒下了些家底儿。
说起来,沈文晖已是许久都没有过缺钱的感受了, 这次他也打算效仿旧法, 生财有道, 方可源远流长呐。
沈文晖的打算沈家人心中并不清楚,但多少也曾为家里的境况
再加上沈老爷子毕竟上了年纪,再出去奔波操劳、上门做木工活儿,家里人心里也不大情愿。
家中的另一入来源则是沈明泽当先生的入。沈明泽更喜好教书的工作,却不大爱和那些孩子的父母打交道,也不爱管私塾里食宿这些繁琐的事情,也就不大适合去自己开办私塾,因而他实际上是开私塾的朋友聘请回来的教书先生。
京中想送自家孩子去念书、多认几个字的人家虽然不算少,可天子脚下,科考一途无望的书人又何止几个,如此一来,沈明泽所
家中的家务活儿一般都是宋氏带着沈毓宁
夜晚,沈明泽和宋氏的卧房中,夫妻俩也
“他爹,你说,我们是不是该想想法子多赚点儿钱呐这眼看着,耀哥儿娶亲要银子,宁丫头要是定亲了出嫁妆也是笔银子,咱们家现
沈明泽虽然整日从私塾到家中来回往返,但也并不是对家中的境况一无所知的,爹娘就他这么一个孩子,看着他们
“等耀哥儿休沐日回来了再合计一番吧,咱们儿子啊,是个心里有成算的,我先问问他的想法再说。”
沈文晖自然是没料到家里人竟同他想到一处去了,回家之后,听了父亲的话,
“祖父,祖母,爹娘,我
虽然是对着四位长辈说的话,可待沈文晖话音刚落,一屋子的人的目光便看向了沈老爷子。
谁都知道,沈老爷子平日里不怎么说话,可家里的大事必须是得经了他点头的。
沈老爷子最早
“银钱好说,咱家先前的银钱大部分拿去给你做了下聘礼的聘银,可陈家人厚道,原封不动地退了回来,退回来的礼甚至也要再厚上两分,这就近乎于没怎么动这些积蓄。”
此事沈文晖也是知情的,正是因为知情,他感念陈家的好,才更想着怎样才能不委屈了陈姑娘,很显然,以现
沈老爷子接着道“可是好铺子难寻,再者说把铺子租出去怕是不大容易吧,除非是位置极佳的旺铺,可这样的铺子又怎么可能被我们买走呢”
沈文晖陷入了沉思,他之所以提议把铺子租出去而非自家人经营,也是考虑到了家里没人会经商的因素,前世铺子能够开起来,还是因为偶然之间他遇到了一个因家中出了变故,一人千里迢迢来到京城谋生的掌柜,打理铺子的经验丰富,也就无需他考虑这些。
只是现如今这个情况,此人还不知身
沈毓宁到嘴边的话又憋了回去,还是没忍住开口提醒道“阿娘,您忘了吗舅母的娘家便是从商的。”
沈文晖这才记起来此事,只是他和舅舅的关系尚可,同舅家表兄的关系那可就不能仅仅用“糟糕”二字来形容了,因而考虑此事的时候,下意识地便将舅舅家忽略过去了。
要说起来这个中缘故,还是因着科考的事情,沈文晖年纪轻轻得了“小三元”后入松山书院求学,而舅家表兄宋恒初则不然,秀才的功名拿得晚,名次也是一般,偏生不知听信何人所言,觉得
沈文晖哪里听过书院的这条规矩大家都是各凭本事考进去的,那时处事手段也稍显稚嫩些,自然是毫不犹豫地推拒了,自此便得罪了这位表兄,往舅家走动时得的冷眼多了,他也就越
宋氏闻言几不可闻地叹了口气,对于两个孩子之间的那点儿事她也只了解个大概,一个是亲生儿子,她与兄长关系好,另一个也是视若亲生的一般对待的侄儿,手心手背都是肉,她也着实不好评判孰是孰非了。
“娘记起来了,那我便这两天往你舅舅家走一趟,打听一番。”
这件事情算是告一段落,沈老太太又忽然忆起一事,提醒道“耀哥儿,你这休沐时间既是固定的,也合该多往你岳家去走动些,你和婧姝的婚期起码也
沈文晖没想到他还有被家长催着“约会”的一天呢,但祖母的说法也没什么错,便只能应了声“是”,回屋之前也把自己身上那一百两银票交给祖母管着了。
沈老太太本来是极力推拒的,
于是,回到房中的时候,沈文晖身上少了一张银票,却多了两个重五两的银锭子,腰间挂着的荷包里也被塞进了分量不轻的碎银子。

落夏端着小厨房里刚刚做好的芸豆卷进来,便看

正经影视大全尽在:Chinalumeng.net 鲁萌影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