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 11 章 吾儿日后必成大器!(第1/2页)

沈聿拍拍妻子的后背“算了算了,过节打孩子不吉利。“
这倒是实话,次日就是端午节,家里大大小小的门上挂起了柳条、艾蒿和葫芦。
怀安的两个出嫁的姑姑回娘家“避毒”,围绕着陈氏说体己话。
怀安则跟着父母兄长,一大早就来到上房请安。陈氏拿出一个小筐,里头是她亲手编好的五色绳,给孙子孙女们挨个儿的系
孩子们去院子里玩儿去了,大人们围坐
眼下全家上下还未出服,满目素缟,令人心情沉闷。
怀安这段时间回到了爹娘身边,虽说仍
沈聿看
怀安捧着一盆水仙跌跌撞撞的进屋,绊到门槛,盆子里的水撒了一半。欲将花盆搁
陈氏见状心疼不已,命丫鬟过来帮他。沈聿进门说“让他自己来。”
两个丫鬟手足无措的愣
陈氏嗔怪儿子道“你又作什么怪家里又不是使不上人了还有怀铭怀远,大白天的不让他们书,跑到我院子里头锄地,你是疯了吧”
沈聿耐心的往水仙盆子里加入清水,口中振振有词“纸上得来终觉浅,我叫他们体会一下稼穑艰辛。”
说完就被陈氏骂出了堂屋带着你儿子侄子去别处种地,别霍霍我的院子
沈聿锲而不舍,次日照旧带着孩子们扛着小花锄赶来,
未过几日,陈氏窗前郁郁葱葱的焕
打理好母亲的院子,沈聿继续跟儿子死磕。
带着怀安上午背书,下午练字,内容倒也不多,但求稳扎稳打。每月初一、十五可以玩一整天,因为早前的私塾也是这两天休沐,赵盼有时会来找怀安玩儿。
这样充实而不失悠闲的过了几个月,竟生出些辞官隐逸的情绪来,种桑养蚕,捕鱼插秧,浇花带娃,这是何等的天伦之乐可惜他毕竟不是贪图安逸的人,处江湖之远,仍心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
许听澜临近产期,身子越来越重,腿脚肿胀,行走坐立颇为不便,沈聿主动担起带娃重任,严令两个儿子不许烦扰母亲安胎。
李环又使人将今日的邸报和同僚的书信送到后宅,沈聿反复看了三遍,面色愈
怀安午休起来无聊,趴
他静静上前,一只小手撑着沈聿的膝头,另一只伸向额头,展平他紧锁的眉心“爹爹别总这样皱着,会长皱纹。”
沈聿心头一软,对他说“生老病死是常情,人岂有不长皱纹的”
“能晚一天就晚一天嘛。”沈怀安道。
沈聿看了他一眼,怅然苦笑,挥毫写下一句“稚子不谙桑榆晚,尤攀膝头唤展颜。1”
沈怀安看着那力透纸背的字,静默良久,轻声问“爹爹是
沈聿微怔,这才带了点笑意“怀安怎么知道”
怀安道“爹才刚过而立,桑榆晚定然不是指自己呀。”
沈聿将他抱
怀安被夸的心花怒放,敛笑又问“爹爹
“忧心什么啊”沈聿心中暗哂,一个娃娃懂什么国事
可他心中的忧虑压抑太久,似有倾诉之意“因为前任吏部尚书陆信
“犯了什么忌讳”怀安反问。
“考题中提到汉武帝、唐宪宗的过错,被人拿出来大做文章,说他有隐喻皇帝之嫌。”沈聿道。
怀安小心的问“他真的隐喻了皇帝吗”
沈聿正要解释,忽然吃惊的低头看他“你听得懂”
怀安伸出小手比划道“能听懂一点点。”
沈聿虽然错愕,但也只是一瞬。经过长时间的相处,沈聿也
“爹爹,说呀”怀安生怕老爹又说一半,迭声催促。
沈聿揉了揉儿子的脑袋,继续道“哪有什么隐喻,党同伐异的老把戏而已。”
怀安唏嘘,官场真是波诡云谲,祸福旦夕。
他催促老爹接着讲。
沈聿道“陆信一死,朝中势力骤然失去平衡,如今朝政全由首辅吴浚父子把持,他们借着京察的由头,展开了一场大清洗,剪除了很多不肯依附他们的官员。”
沈聿不知道怀安能听懂几句,他只知道,从来信的字里行间中便能看出,京城正笼罩
这种完全不加遮掩铲除异己的行为实
他有不少好友、同科,不是被吏部抓去谈话,就是被都察院拘起来审问。而他却遥隔数百里,丁忧
他给他的坐师、当朝次辅郑迁写信,恳请老师代他转呈奏疏,为那些正直无辜的同僚说话,得到的却是郑阁老劈头盖脸的一顿责骂,怎能不烦闷
怀安心中却另有想法,他来到这个世界上,无忧无虑的长到这么大,还是头一次窥探国家的政治环境,没想到竟是如此的不堪。
他对这个陌生的朝代没有丝毫感情,因此他想,如果国势真的到了“桑榆晚”的地步,朝政落入奸党手中,亡国的巨变
但他首先想到的是,至少父亲这场丁忧来的很是时候,成功避开了一场朝政激变。
他双手合十,心中默念祖父对不起,希望您老人家
沈聿见他行为古怪,拍拍他的

正经影视大全尽在:Chinalumeng.net 鲁萌影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