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笙拿起一个水晶包慢慢品尝。
三鲜虾仁馅的。
滋味鲜美,饱满多汁。
刘县丞的情商还真不是吹的。
只看这份丰盛的早餐,就能体现出花了心思。
他才不相信随便路过一间铺子,就能找到如此美味的包子。
“今天是本官正式开衙,关于王小郎一案县丞还有没有其他建议。”
拿人钱财,替人消灾。
这是最基本的为官之道。
刘青山心想这个县令别看年轻。
心眼子一点都不比那些老油条少。
嘴上依旧恭敬道:“但凭堂尊决断,下官没什么意见。”
“对了,本官还有一事不解。”
“想请教县丞。”
刘青山小心翼翼道:“不敢,不敢,堂尊但说无妨。”
“每年朝廷分拨的粮食,难道都不够用吗?”
以他的了解,县衙至少有两处粮食的收入。
一是每年樊城百姓缴纳的公粮储备。
再就是朝廷每年会调拨一部分救济粮入库。
按说有了这两种粮食保障,就算遇到灾年也不至于说无法控制物价的程度。
但他看到的是连县衙吃饭都是大问题。
这就很奇怪了。
刘青山不自觉用手摸了摸额头不存在的虚汗。
这个问题前几任县令都没询问过。
昨晚跟陈平笙接触后,他就多了一个心眼。
提前做了工作,把问题整理清楚。
省得关键时刻掉链子。
“堂尊有所不知。”
“咱们是个贫困县,以山地为主。”
“旱年是无水灌溉,涝年是洪水成灾。”
“能上缴的公粮实在有限。”
“再加上南越环境潮湿,
“不利于粮食储存,另外还有老鼠和蛀虫等问题。”
“每年剩余的公粮还不够上缴到州府。”
“至于朝廷调拨,几乎进不到咱们樊城境内。”
他听明白了。
总结起来就一句话,衙门根本无粮可用。
樊城人能不能吃上饭,还要仰仗王霸天的脸色。
“原来如此。”
陈平笙没把后面的话继续说下去。
既然无粮可用,也就意味着他的软肋要被别人拿捏。
刘青山说的大部分都是实情。
这个实情又不是南越地理环境造成的。
说到底还是典型的懒政。
地方官员的职责,本就要根据不同情况解决问题。
所谓潮湿,鼠患不是无法可治。
还是那些前任根本不想解决问题罢了。
“刘县丞,时辰不早了。”
“随本官开衙升堂吧!”
刘青山连忙起身,整理了一下官袍恭敬跟在后面。
公堂外。
早挤满了围观的百姓。
近些年樊城衙门形同虚设。
百姓也习以为常。
只要不闹出人命官司,谁也不会花银子上衙门告状。
反正历任县令也都是看钱办事。
打官司先要把自己剥层皮。
所以,今天对于百姓而言可谓是空前的盛事。
新任县令要审王家小公子。
王霸天在樊城是什么地位,围观者心里都跟明镜似的。
他们也不相信这位年轻的县令,跟前几任会有所不同。
无非走个过程,然后赔偿一些银两了事。
“肃静,肃静。”
“谁敢再扰乱公堂,小心挨板子。”
陈平笙懒洋洋趴在桌案上,一脸宿醉未醒的表情。
他就看着几个衙役肆意恫吓围观百姓。
然后再引来围观百姓一
正经影视大全尽在:Chinalumeng.net 鲁萌影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