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影怒怒的道:“仪式感?杀人放火,还要有仪式感?”他气得差一点没喷出一口老血来。
东方白却一本正经的答道:“是的!你知道为什么去年那户人家,一见到这种仿佛天火降临一般的灾难,立即就选择逃离而去吗?”
姚影道:“被这火灾给吓住了吗?”
东方白道:“不错,就是被这种所谓的天火给震慑住了。”
姚影道:“可是,可是,你还是没有解释清楚为什么必须用艾绒?用别的物品,就不能造成这种仪式感了吗?”
东方白道:“也许能,但是没有这个更有效果。你想过没有,这两起案件发生的时间节点,为什么都是在于端午节?”
姚影道:“我一直就以为是夏天热,容易造成火灾?”
东方白又走进了屋子里面,从书架上找出了一本书,这一次是唐代苏鹗的《苏氏演义》。
他坐了下来,翻开书到某页,对其中的一段念道:“阳燧以铜为之,形如镜,照物则影倒,向日则火生,以艾承之,则得火也。”
合上了书,他接着道:“当初我看到了房顶上的艾绒,就联想到了端午节,而后又想到了配合它使用的阳燧,所以才推导出镜子反光,这才有了和老爷子的那段对话。”
姚影点了点头,“对此,我也是十分的钦佩,不是你,我至今还是一点头绪也不会有。”
东方白最后指出:
两次作案,之所以都是用五月初五端午节,这是用的一个典故,据说艾有驱毒辟邪的作用,在端午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在门前悬挂艾草,以保佑家人的吉祥平安。
端午时值仲夏,而这一日又是草木药性在一年中最强的一天,这一天采的艾草去邪气最为灵验。
南朝学者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记载,五月初五“鸡未鸣时,采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是日采艾为人形,悬于户上,以攘毒气”。
同时,古人认为,丙午日制造的阳燧可以聚天火,而天火是可以镇煞驱邪的。
姚影道:“阳燧也和端午有关?”
王充在《论衡》中有:“阳遂取火于天,五月丙午日中之时,消辣五石,铸以为器,磨砺生光,仰以向日,则火来至。”
东方白侃侃而谈,对各种古籍是如数家珍。
我猜想,对方一定是迷信阳燧和艾草,都是五月初五制作才威力巨大,所以才会对这个端午情有独钟。
姚影叹了一口气,好像是若有所思的样子。
“想什么呢?”东方白看他神不守舍的样子,便问道。
姚影回过神来:“对方的手法是搞清楚了,可是人在哪里?又是什么人物呢?”
东方白道:“你知道江湖百晓生么?”
姚影反问道:“武侠?古龙?”
东方白道:“我说的是包打听,他养了许多的信鸽,用来传递消息,又在全国各地分布有眼线,可以说是消息最为灵通。”
我知道他,他之前送给我们警备局的人钱,大家都不去找他的麻烦。怎么,你想求他来帮助打探消息?
“是他总想着和我结交,而我一直避而不见,我不愿意结识草莽人物。如今,只有给他一个面子。”东方白虽然是自命清高,可是有求于人,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有时候那种无奈,真不是一个清高就能够解决得了的。
包打听,江湖人称“百晓生”,就是没有他不知道的消息。
半年前,孤身来到了东北,建立起了“消息处”,专门高价出售各种有用的信息。
富贾商人想要巴结北平的达官贵人,想要投其所好,而不知道对方想要什么?只要是肯出好钱,包打听准能告诉给你满意的答案。
江湖人士想要追杀仇家,却不知道仇人躲到了哪里?只要是价格让他满意,就能够在他这里得到有用的信息。
因此,包打听不仅在东北迅速立住了脚,还三教九流各色人等都结交了下来,他又利用这些人的资源,为他的消息处做利滚利。
包打听知道东北有这样一个人,博览群书,博古通今,上知天文,下识地理,中知人的八字、面相运气,很想要结交,可是东方白就总是躲着不见他。
这是一座独立的小洋楼,外表古朴。
院子中,有许多的鸽子笼,许多的信鸽有的飞进来,有的是飞出去,它们的爪子上有一个比小手指还细一些的竹筒,里面就是从全国各地传来的各种信息。
东方白和姚影二人来到门前,有人立即迎了上来,“您二位有何贵干?”
东方白没有言语,只是将手中的折扇递交给了他,“烦请呈给包先生。”
包打听正坐在太师椅上闭目养神。
一边的手下人,将信鸽带来的纸卷打开,分类整理,先挑选重要的信息报给他听。
守门人持纸扇来到了他的面前,小心翼翼的将纸扇递交给了他。
他打开纸扇,只见上面画了一副画,一座山峰高高耸立在云端,旁边有一轮红日。
“是他来
正经影视大全尽在:Chinalumeng.net 鲁萌影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