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章 危机四伏(第1/2页)

“一定是卢部堂大败鞑子,朝廷报捷的使者来了。”
雷县令有些兴奋,卢象升虽是文官出身,但自统兵以来未尝一败,而今由他统率朝廷兵有很大希望击溃鞑子军队。可那所谓报捷的使者快马驰近,雷县令却失望的
此话一出,就像一盆冷水般
孙承宗原本眯缝着的眼睛突然圆睁开,语气加重道:“自古英雄不问出处,多事之秋更该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切不可因为偏见而误了国事啊!”
“是是,阁部教训的是,下官糊涂。”
像这么重的话,雷县令还是第一次从这位老人口中听说,但随之孙承宗话锋一转。
“不过盏茶功夫,那后生的话便应验了,昌平兵败,鞑子通州合兵,时间愈
空气又骤然间凝固了,这个话题是雷县令最不愿提起的,但既然孙承宗问起来他只好硬着头皮答道:“回阁部话,恕下官直言,迁民之事万万不可,一个不小心便要失了这高阳五万口百姓的民心那!”
说罢,雷县令期期艾艾的看着面前老人的反应,岂料孙承宗并没有接茬,而是捋着胡须语重心长的道:“之勃做高阳父母官也有三载了吧?待迁民事毕老夫可以为你荐书一封。”
此言一出,雷县令愣了,没想到孙承宗只偏听马贼之言便定下迁民的决心,更没想到孙承宗竟然
高阳是个小县,所谓馆驿其实就是未裁撤前的驿站,崇祯初年全国大规模裁撤驿站,但驿站还承担着地方上迎来送往的任务,一旦裁掉无疑将增加地方官的负担,所以很多小县私下以各种名目留存下来,高阳也不例外。孙家二公子是个厚道人,虽然此前李信身份是囚徒,但父亲有所吩咐,一切都按最高标准招待。
李信住了几个月高阳大牢,对各种恶劣环境已经有了抵抗力,高阳馆驿的环境与之相比简直就是天堂了,但他顾不上想这些,刚刚被安排
“二公子,现

“李小兄歇息一日,明日我便亲自将所需之物一一送来。”
李信哪里能等到明日,建奴没准哪天便杀过来了,火烧屁股的事怎么能不紧不慢的办!这些官二代一个个锦衣玉食惯了,凡事都讲究个稳字。
“二公子方便的话今日送来可否,反正时辰尚早李信也闲不住,鞑子不等人,早一分让阁部见到成果也早一分定计!”然后李信猛然间一拍脑袋,恍然道:“忘记请教二公子高姓大名如何称呼了!”
此言一出,却见手持布包的仆人立时怒目横眉起来。孙二公子先是一楞,继而笑道:“敝姓孙,名鉁,表字介之。”孙鉁
“李小兄说的对,是孙鉁考虑不周,大事耽搁不得。”
“二公子等等,我和你一同去吧。”李信连衣服都没换便要同去,孙鉁再不啰嗦,带着他直奔县库去寻那几样东西。生石灰、石炭等物都是寻常物什,县库里便备有不少。至于粘土城外便有砖窑,简直是用之不取之不竭。倒是磨磨的碾子官府备来没用,只好去农家买。
高阳县库是三间大屋,粗略看合起来总有上千平米的大小,只是里面东西分放的很不科学,各种类别的东西胡乱堆放,孙鉁显然对这些东西不是很了解,领着李信挨个看,多数东西解释不出所以然来。
“这些物什李小兄看看需要什么,只需登记造册便可任意支取。”
随着三间屋子走下来,李信有点应接不暇,尤其是
“这批火铳原本是上回鞑子入塞准备的,不过十之八九都有炸膛的毛病,兵士多不敢使用,没办法只好堆放
李信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县库好歹是明朝的国有资产,别说孙鉁就算是孙承宗本人也没有权利和名义动用吧,怎么看情形孙鉁不但随便出入,又能一言做主呢?但这话问不出口,只好一直
李信清楚,孙承宗对他的态度还是比较谨慎的,涉及军备和民政的大事根本没打算交给自己来办,能让自己试制水泥已经是格外的看重了,可这套守城办法乃是环环相扣的,只要一环出了问题,恐怕就得功亏一篑。比如,城墙的改造是需要全县人力的,不迁民仅凭县城这千把民夫是绝对不行的,高阳之战只能是一场全高阳人民为保卫家园而进行的战斗,只有如此才能将高阳这个弹丸小城的战争潜力无限
这孙鉁手下人办事也真有效率,不到一个时辰功夫各种用料备齐,李信瞅着码
一筹莫展的李信看看偌大的县库大院一拍脑袋,何必回馆驿,这里不正是上好的试验场所吗,旁边库房里要什么有什么,说是登记造册,现
孙家大宅正厅,负责全面管家的孙鉁被叫了回来,一进屋他就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紧迫感,孙承宗面沉似水,不似
“鞑子过了通州,京畿几个县城被劫掠一空,朝廷战和不定,卢建斗吃了败仗……全让那后生说中了……”
孙鉁惊讶朝廷竟然
“二郎啊,这么多年委屈你了!”
孙鉁未曾料到父亲一脸的严肃,开口竟是儿女情长,心里一酸,这么多年父亲一直威严有加,何时有过这等温情。他知道这是指一直让自己
“鞑子大军已经围了

正经影视大全尽在:Chinalumeng.net 鲁萌影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