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大清国的官儿不好做(第1/2页)

曾国藩作为传统中国士大夫,


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曾国藩三十岁,庶吉士期满引见,实授七品翰林院检讨。
道光二十三年初(公元1843年),曾国藩三十三岁,贬为候补检讨。六个月后,升授从五品翰林院侍讲。
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曾国藩三十五岁,升授正五品詹事府右春坊右庶子。同年又升授从四品翰林院侍讲学士。
道光二十六年初(公元1846年),曾国藩三十六岁,钦命协建文庙,不久被贬为翰林院检讨。三个月后,升授正四品詹事府少詹事。年底京察,破格升授正三品太常寺卿。
道光二十七年初(公元1847年),曾国藩三十七岁,授二品内阁学士署礼部侍郎。
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曾国藩三十八岁,赴大兴考核县学,旋被贬为正四品都察院六科掌院给事中。年底,依老例主持对户部银库进行核查。核查毕,升授正二品礼部右侍郎。
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曾国藩四十岁,咸丰即位。为整顿军队,命曾国藩署兵部侍郎。不久,又署刑部侍郎,牵头主审琦善。为整顿全国水利建设、各省建筑市场,旋署工部侍郎。
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曾国藩四十一岁,署吏部侍郎。
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以丁忧侍郎身份,帮同办理湖南全省团练,开始训练湘勇。
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练成水陆湘勇一万余人,以兵部侍郎的身份,开始了率军出省作战的戎马生涯。
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四月,曾国藩五十岁,被朝廷赏加头品顶戴兵部尚书衔,署理两江总督。同年六月,补授两江总督,并加钦差大臣,督办江南所有军务。
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十月,曾国藩五十一岁。以钦差大臣两江总督之位,统辖江苏、安徽、江西三省,并浙江全省军务。所有四省巡抚提镇以下各官,悉归节制。至此,大清国皇帝把东南半壁交给了曾国藩。
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正月,曾国藩五十二岁,升授协办大学士,拜相。
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六月,因复被洪秀全占领十二年的南京,被锡封一等侯爵,世袭罔替,并赏戴双眼花翎。
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五月,补授大学士。
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七月,以武英殿大学士之位出任直隶总督,成为汉官之首,总督之头。
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八月,因天津教案事加之两江总督马新贻被人刺死,重新出任两江总督。
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薨于两江总督任所。

从曾国藩为官从政轨迹中可以看出,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期满引见,实授七品翰林院检讨,这是他进入官场的第一步。
而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他被贬为候补检讨六个月后,竟然突飞猛进,一下子升授正五品詹事府右春坊右庶子,同年又升授从四品翰林院侍讲学士,这应该是他进入官场后最为关键的第二步。
一年之后的道光二十六年初(公元1846年),道光皇帝钦命他协修文庙。哪知工程刚刚竣工,别人都升官、领赏,他却遭到弹劾,竟然被“一撸到底”,贬为翰林院检讨,回到起点。三个月后,却又突然接到圣谕,所有处分全部取消不算,还被破格升授正四品詹事府少詹事。年底京察,更让人大吃一惊,升授正三品太常寺卿,成了国家办事大员。这是他进入官场之后升官最快的一步,也是他仕途生涯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一步。
一年之后的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道光皇帝打破祖宗立下的规避制度[1],命湖南籍的曾国藩到湖南办了一趟差事。因为这趟差事,他得罪了他的会试座师穆彰阿,但却被道光一下子提拔成正二品的内阁学士兼署礼部侍郎。
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曾国藩奉旨考核大兴县学,因为得罪满贵官员遭到满人一致抵制,道光皇帝迫于压力,不得不把他从二品大员的高位拉下来,贬为官位不高但却很有实权的正四品都察院六科掌院给事中,等于连降四级。

两年后,咸丰皇帝即位,为整顿军队,命曾国藩以礼部侍郎的身份署理兵部侍郎。不久,为了审理琦善,也是为了纠正全国的冤假错案,又命他署理刑部侍郎。
案子审完,他又署工部侍郎,整顿全国水利建设及建筑市场。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为了整顿全国吏治,咸丰又命他署理吏部侍郎。
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曾国藩回乡丁母忧。朝廷命他以丁忧侍郎的身份,帮同办理湖南全省团练,开始训练湘勇。这等于夺情起用他。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清朝以孝治天下,为父母丁忧是所有官员必须遵守的规定,断绝所有娱乐和交际,以示哀思。按照清朝的官制,丁忧官员必须交卸印务,回家守孝三年。说是三年,实际上是二十七个月。三年以后,才

正经影视大全尽在:Chinalumeng.net 鲁萌影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