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十六章 夹缝中壮大(第1/8页)

向来外洋大厂亦必几经磨折困苦而后成,是
——盛宣怀创业语录
第一节紫禁城骑马
盛宣怀蔫头耷脑地来到商部,先见过尚书贝子载振,又到侍郎唐绍仪的办事房坐了坐。因为自己是署任,
临近午饭的时候,吕海寰忽然问了这样一句:“杏荪,今儿太后召见,提没提红十字会的事?”
盛宣怀忙道:“这件事我正要向您老请教。这红十字会,怎么说着说着就没动静了?”
吕海寰沉思着说:“折子己经递上去很久了,至今没见批出来,又不能问。这件事大概泡汤了。杏荪,您打算下一步怎么办?”
盛宣怀一笑:“还能怎么办?铁路全部贯通后,奏请上头派个人去验一下,然后便善后呗。该撤的撤,该并的并,善始善终。走吧,我请您老出去吃吧。”
吕海寰起身道:“怎么好让您破费?把唐侍郎叫上,今儿我作东。”
饭后,盛宣怀回到贤良寺,一边喝茶,一边回想召见时太后问的每一句话,越想疑问越重,内心越不安。按着以往惯例,召见的当天就该有旨下来,要么赏还原官,要么改授他职,从没有引见之后无声无息的时候。莫非铁路完工之日,便是朝廷打
盛宣怀的头上开始冒汗了,他现
当晚,盛宣怀简单用了口饭便早早歇了,讵料恶梦缠上了他,直把他搅得一夜醒了三次。
第二天午后,宫里有话传下来:著盛宣怀进宫议事。
这次带领自己进宫的是商部尚书贝子载振。载振是庆王的儿子,因为会玩会说奉承话,很得太后的喜欢。同许多皇族子弟一样,载振也是个贪财会玩不干正事的主儿。
同昨天大致相同,先跪倒,后请安,光绪皇帝仍没有出现。太后的身旁多了两名太监,一老一小,小的双手端着什么东西,老的什么都没干,估计是李莲英。
太后问话了,嗓子有些沙哑:“盛宣怀呀,你昨儿说,铁路和铁桥快完工了?”
盛宣怀忙答:“回太后的话,铁桥已经衔接好了,臣还到上面走了走。铁路估计再有两月也可完工了。”
太后嗯了一声:“桥还结实吧?”
盛宣怀答:“桥还结实,用的都是汉阳铁厂最好的铁。洋人工程师说,和他们国的铁桥一样,一二百年都没问题。”
太后道:“那就好。盛宣怀呀,这铁路就要造好了,上海的铁路总公司就该撤消了吧?”
盛宣怀心头一动:“臣回上海后,就办理撤消的事。还有设
太后:“该想的都想到,账目要清楚。盛宣怀呀,你还有什么话要说吗?”
盛宣怀道:“禀太后,臣想把铁路的事办完就回籍养病,还请太后恩准。”
太后沉默了一会儿,轻轻咳了两声,然后才说:“你跪安吧。想到什么事,你可以递折子进京。对了,听说大冶铁矿的矿石一直向日本出售?这件事我怎么不知道?”
一听太后突然问起这话,盛宣怀的额头一下子惊出汗来。
他镇定了一下,答:“禀太后,汉阳铁厂原先的炼炉达不到要求,炼的钢铁不合铁路使用。臣被逼无奈,只好向日本银行借款买了几台高标准的炼炉。因为这次借款,日本提出每年购买我大冶开采出的铁矿石,供应给日本的制铁所。臣认为这件事对我国不仅无害,还能从中赚到利润,所以就没奏请。”
太后道:“价钱怎么样啊?”
盛宣怀道:“按市价购买,价钱还算公允。”
太后沉思了一下道:“矿石我们用不了,卖出一些也无妨。你跪安吧。”
盛宣怀得了赦令一般慌忙退出来,惶惶如漏网之鱼,急急似出笼之鸟。到了门外,他费了好大劲才爬起身。向日本出售铁矿石这件事,他一瞒再瞒,最怕被朝廷知道,给自己引来杀身之祸。但太后最后还是知道了。
这件事太后能否就此罢休,盛宣怀心里一点底都没有,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见盛宣怀脸色煞白,贝子载振忙问:“杏荪,你莫非病了?”
盛宣怀喘息了一下,答:“太后问话时浑身就
当晚,盛宣怀当真
第二天,得知盛宣怀病了,许多京官都到贤良寺来看他,贝子载振还把府里的郎中打
盛宣怀这一病就是一个月,病好后盛宣怀给朝廷上了一折一片。奏折主要是建议朝廷利用好俄日交战俄败之机,与俄国谈判东三省的问题。附片则主要是陈述整顿卢汉铁路的办法以及怎样偿还贷款。这实际是两个朝廷一直
可惜一折一片递上去后一点回音都没有。盛宣怀东打听西试探,又一连三天去拜访庆王奕劻,两次去贝子府拜谒振贝子,依然全无获。
转眼到了六月二十四日(1905年7月26日),圣谕终于从宫里下来了。却又不是关于奏折和附片的:盛宣怀著加恩
这倒大出盛宣怀的意料之外。
紫禁城骑马也叫赏朝马、顶马。清朝定制,凡一二品大臣年六十以上者,因立有特殊功勋,可由军机处开单请旨。依着惯例,一品大员,一般都能恩准;二品

正经影视大全尽在:Chinalumeng.net 鲁萌影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