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十七章 官至极品,事业顶峰(第4/8页)

当真传下来这样一道懿旨:盛宣怀著赏头品顶戴升授邮传部尚书。
一见懿旨,载沣的头嗡地一声便大了。他顾不得多想,气喘吁吁地便跑进宫里来面见太后,说:“禀太后,唐绍仪丁忧,照理应该,应该——”
隆裕太后打断载沣的话,气哼哼地说:“照理就该由盛宣怀补这个缺!”
一见隆裕太后脸上的肌肉开始打横,载沣知道她不讲理的劲头又上来了,吓得慌忙闭上嘴,一溜小跑退了出来。
接到圣旨,盛宣怀兴奋得半夜无眠。他已经六十七岁,再有几天就六十八了。他最早给自己定出的目标干大事、做大官、
盛宣怀此时已
拾齐整,派人把一家大小全部都接过来住,仍只用了一半的房间,盛宣怀现
接旨的当日晚饭后,盛宣怀手捧圣谕步入供奉着父、母亲灵牌的房间,把圣旨恭恭敬敬地放
盛宣怀哽咽着说:“爹,您老恐怕怎么都不会想到,儿子一直没有考中举人,但今天,竟然也把官做到了一品尚书!”说完这话,盛宣怀忽然大声痛哭起来。他想起了什么?他想起了自己参加乡试时所经受的辛苦,想起自己为了创办实业所经历的各种磨难。他同时也想起了李鸿章、唐廷枢、胡雪岩……
房间里传出的哭声把全府上下的人都吓呆了,只有主持家务的庄德华心静如水。她命人吩咐一家大小:“该干什么还干什么。老爷操劳了这么多年,他该放松放松了。”
宣统三年的这个新年,盛宣怀过得特别开心,京师盛府也特别热闹。大年的提前几天,庄氏就命人把全府上下整治一新。该清理的东西一律清理,该置办的家具全部置办齐整;门楼请画匠描了新,上方的大红灯笼也都换了新的挂上;全府无论主仆,全部按着量好的尺寸,裁了三套新衣。这还不算,又派人到金银铺订制了许多赏银。别的开销不算,仅这一项,用银就达三千两。为了热闹,盛宣怀特意派人把弟弟善怀一家大小,以及二弟嶲怀、三弟星怀的家小全部接进府里,一起过年。
盛宣怀现
新年说到就到了,因为盛宣怀此时已是一品尚书,前来拜年请安的人特别多,盛府光年敬就了近十八万两。打
张之洞已经故去一年多,盛宣怀总算省了一笔年敬。这个新年,盛宣怀年敬十八万两,送出去五十万两,抵销之后,盛宣怀实际支出三十二万两。这是盛宣怀从政从商以来,花费最少的一个大年,内心已是非常满意。他从打步入官场、商界,内心从未有过靠当官
毫不讳言,盛宣怀当官是为了办实业,因为办实业他所以才能致富、升官。
盛宣怀本想把官与商之间的关系理清,哪知越理越乱。这大概就是中国这东方帝国所独有的特色吧。开印之后,为了能快把各省电线归部管,全部使用汉阳铁厂生产、加工出的电线,斩断洋线的销售渠道,他上折说:“官电线路现计四万余里,历年既久,朽坏居多,虽经各该省随时整顿,而应行大修之处仍复不少。”折子又说:“截止宣统二年年底,应由各省赶紧清理造销,并定期按统一表式按年奏销以清款目。此外整顿各节如郑重接转,综核支,造就学生,选派工头与夫一切管理稽查方法,皆为电政切要之图,应俟接后察核情形,切要办理。”
第四节皇族内阁邮传部大臣
盛宣怀的折子递进宫去,隆裕太后与载沣等近支主事皇族商量了好半天,不知这电线归部管到底有何好处,便于午后单把盛宣怀、载沣二人传进宫来,详询机要。
隆裕太后说:“盛宣怀呀,你想把电线归朝廷统一管理,这自然是好事。但你想没想过,各省架设的电线,都是商借洋款办成的。如今回来,洋债怎么还?朝廷还,还是仍由各省还?如果洋人不同意怎么办?”
盛宣怀答:“禀太后,电线归朝廷是早晚都要办的事。臣也知道各省电线架设得不易,臣以为,各省商借的洋款,仍由各省偿还,直至还清为止。归朝廷后,但凡修补更换所需款项,由朝廷统一办理,各省不得干预。电线规格也能划一,修补起来更加方便。”
载沣这时听明白了,说:“禀太后,奴才知道电线归朝廷的好处了。现
隆裕太后问了个很尖锐的问题:“你们想过没有,电线归部管,各省不同意怎么办?股东不同意怎么办?洋人若不同意怎么办?这些都要想好,否则闹起来,如何得了啊!”
出宫后独自思考了两天,盛宣怀还是决定说服摄政王和太后把电线的管理权抓到自己手上。他想,不把电线从各省回来,他这个尚书还有什么实权?现
载沣、载洵、载涛是三兄弟,连同死去的光绪(载湉),都是已故醇亲王奕譞的儿子。奕譞死后,王位由载沣袭取。
载沣的儿子溥仪继承大统,又加载沣摄政王封号。载沣、载洵、载涛都很年轻,说他们风流倜傥有些不配,其实都很爱钱。只要银子到手,不拘多少,想让这哥儿仨干什么都行。
有了一万两银子铺路,盛宣怀又承诺,事成之后,汉冶萍还有一份干股奉送,而且一月一分红,决不拖欠。一席话,直把个载沣说得心花怒放。但他

正经影视大全尽在:Chinalumeng.net 鲁萌影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