趴在地上,前爪压着馒头块,一嘴一嘴的咬着,很是执着。
头顶上的色条也跟着它脑袋的晃动忽上忽下,忽左忽右。
待豆包吃饱了,熊贵清也喝下了最后一口菜汤。
熊长禄拾捣一下去上班了,余秀华收拾碗筷进厨房。
熊贵清看了一眼小屋的方向,起身去了东园子,该喂猪了。
喂猪已经没有啥新鲜感了。
热猪食,拌料,倒进猪槽子里,然后站在一旁看着。
等着亲和度上升。
这餐的点数涨到了37点。
他又跳进栅栏里,装模作样的打扫卫生。
从栅栏里搓出来一筐猪粪来。
熊贵清直接把猪粪倒在了离猪圈五六米开外。
他准备在这里做堆肥。
弄完这些,他又回到院子里找出家里的洗衣盆,把这几天脱下来的衣服洗了。
不仅有他的,还有爸妈换下来的,他也一并泡进了水里。
家里买不起洗衣粉,还有半块肥皂。
搓衣板的牙子也磨平了一半了。
坐在小板凳上,望着这块残存的搓衣板,熊贵清不忍直视。
耐着性子把盆里的脏衣服搓完。
又换了一盆水,投了一遍。
水清亮了不少。
按照熊贵清的标准还得洗一遍才成,可肥皂得省着点用,他只得将就着晾上了。
找出水桶和扁担,得挑水了。
分场供销社旁前几年建了一个机电水井。
这个位置是整个家属区的中心。
距离熊家有近二百多米。
好在有砂石路连通。
他挑着水桶快步往机井去。
家里的水缸里已经没水了。
远远就望见机井旁的供销社门前,聚拢了一群人。
机井的水管是一段七八米长的胶皮管。
在头部一米左右被人折了过来,用根铁丝绑着。
熊贵清放好水桶,把胶皮管上的铁丝打开,掰正水管,一股清凉的井水就喷涌而出。
哗哗哗的射进了水桶里。
满满的一桶水将近二十斤,也不能真的放太满,否则都洒在路上就可惜了,一般会留出四五公分的高度。
这个距离正好是水面荡漾的幅度。
熊贵清刚放满水桶,就有人来挑水,直接接过水管放了起来。
他跟来人点点头,把扁担放在右肩上,左右手分别握着扁担钩,挂在水桶梁上。
平稳了一下呼吸,挺腰直背,担着水桶就走。
担水很有讲究。
必须要掌握水桶在扁担上晃动的幅度和规律。
人的脚步要和这个幅度相配合。
走起路来稳稳当当,还不能洒水。
这就是个熟能生巧的过程。
熊贵清记得自己第一次担水的时候,一路上歇了四五回,一桶水回来还剩半桶。
不过,老爸老妈还是鼓励的。
虽然没啥经验,可能吃苦就是好事。
时间长了,也就学会了。
一口气担了三回,家里的水缸还没满,可见这水缸之大。
原本他是要挑满的,可第三挑回来,他就身子发虚了。
看看时间又要中午了。
面板上的饱和度也黄了。
今天老弟回来的有点早。
他一进院子,见院里晾着衣服,缸里装着水,就知道大哥这一上午没少干活。
“哥,你歇歇,我来热饭。”
今天他起得晚,随便吃了点就出去了。
现在早就饿了。
“行,你热饭吧。”
熊贵清去热猪食喂猪了。
豆包已经能跟着他跑了。
虽然还有些步履蹒跚。
熊贵清拿了一个凉馒头,拎着猪食桶去了猪圈。
豆包跟在他后面几米外,“攀山越岭”的跟来。
他把猪食倒进槽子,等着豆包过来。
“豆包,来,吃馒头。”
他掰了一块,放在脚跟前。
豆包耸着鼻子闻着过来,小尾巴摇的像风车一般。
现在熊贵清不用分开喂猪和喂狗了。
他可以一边守着小猪吃食,一边喂狗,两不耽误。
看着39点亲和度,熊贵清满意的拎着猪食桶往回走。
走走停停。
他得等等豆包,小家伙走路还不熟练。
吃了午饭,熊贵清洗了脸,换了身干净衣服。
见老弟坐在炕沿上纹丝不动,问道:“你不出去了?”
“不出去了,我看家。”
“也好。”
熊贵清微微一笑。
老弟看着油滑顽皮,其实还是知道轻重的。
知道下午家里没人,他就留守了。
见时间差不多了,熊贵清出了家门。
谁知何献超和于慧勇来了,两人刚走到门口。
“哎呀,我们正好找你呢。
正经影视大全尽在:Chinalumeng.net 鲁萌影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