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流言 听说长公子又欺负李廷尉了(第1/3页)

李斯这下子更睡不着了。
他想起了很多往事,那大概是七年前的事情了。
当时正是秦王政十年,一年前王上于雍城加冠,趁机剿灭嫪毐之流,彻底掌握了朝堂实权。次年,吕相吕不韦也被免除相职,放逐巴蜀。
作为吕相门下的客卿,那时候李斯的日子相当不好过。
不仅因为造反犯上的嫪毐是吕相推荐给太后赵姬的,也因为吕相
造反和弄权两项大罪压下来,自然不可能只有吕不韦一个人受罚。秦王没有迁怒他们这些客卿,已经算是网开一面了。
但很快情况急转直下,秦国贵族向王上谏言,说前六国之人多为间谍,不如数驱逐。
他们举例的是卫国人吕不韦,以及韩国人郑国。当时郑国正
吕不韦不是真的奸细,郑国却跑不掉。秦国贵族以此为借口
于是秦王下了“逐客令”,凡大小官员,非秦人一律驱逐出去。
李斯很不巧,就是被驱逐的人之一。
秦国能成为强秦,来自六国的人才功不可没。所以数驱逐走这些人才,很显然弊大于利,秦王不会真的这么做。
其实聪明人都能看得出来,这个所谓的逐客令只是王上的迂回之策,暂时向贵族妥协。

由于事情牵扯到了自己,李斯也很难保持镇定。但他以最快的速度找到了自保的办法,并且抓住了这个一步登天的机会。
很快,名传千古的谏逐客书被呈给了秦王政,成就了李斯
然而仓促之下做出的事情必然存
当时的他未能看清王上的真实意图,只觉得郑国之事不能再生波折。
本来贵族就是拿郑国的奸细身份说事的,但他们这番说辞也只是猜测,没有真凭实据。可是倘若李斯
有了证据,贵族的气焰只会更加嚣张。他李斯好不容易留了下来,岂能因为区区郑国功亏一篑
所以李斯私自做主隐瞒了这件事,一瞒就瞒到现
如今的李斯当然已经想清楚了之前的乌龙,意识到自己是关心则乱了。
其实直接告诉王上并不会有什么问题,王上大可以借口“诸位既然怀疑郑国有问题,不如修渠之事暂行调整”,合乎情理地将多修的那部分工程暂停。
可是李斯隐瞒了,他当时的隐瞒导致自己陷入骑虎难下的境地。后续再想翻出来说,也没了机会既然现
如今的李斯不是没有犯错受罚的资本,他只是不敢而已。尤其如今正是灭韩的紧要关头,此时受罚唯恐会错失更进一步的良机,李斯不想蒙受这些损失。
然而这种事情越拖就越是棘手,继续往后拖延恐怕受的罚会更重。
李斯实
他先是花费一段时间寻找到了有本事的水利大师,借口对方看出了郑国渠这些问题,以此进言,而不是他自己看出来的。
为了寻找相关人才,这才没能
这么一番耽误,又给他李斯增添了一重罪名。
李斯很想潇洒地表示虱子多了不痒、债多了不愁,但他实际上愁死了。要不也不会扶苏只是拍了拍他那封奏折,他就立刻把奏折了回去,不敢呈给王上。
李斯现
不知道长公子
公子道破了他的秘密,显然是
李斯当然可以主动去向大王请罪,以他的能力,不至于直接被厌弃,顶多是将功赎罪罢了。
可是这么做无异于得罪了公子,李斯扪心自问,他没把握
更何况王上和长公子父子感情极佳,他
与其掌握主动权,自行选择得罪哪一方,还不如老老实实当个被逼迫的小可怜。
长公子既然肯威胁他,必然是看得起他,否则一个无用之人何必公子费心去搜寻把柄。
李斯苦中作乐地安慰了一番自己,心里这才好受不少。
既然已经想通了公子
怀揣着满腔心思,李斯只觉得度秒如年。好不容易挨到日头升起,早朝要开始了,李斯赶忙上了早就备好的车架。
今日的早朝扶苏没来。
秦王政觉得儿子身体还没好全,不用着急上朝。于是强令儿子再多休息一会儿,他自己倒是睡得晚起得早,大清早就神抖擞地出门了。
扶苏对父亲的身体十分忧虑。
睡眠时间如此之少,怎么可能不影响健康呢长此以往,恐怕寿数也会有妨碍。
上一世父亲不到五十便薨逝了,扶苏绝不肯让同样的事情再次
看来“病愈”的速度要加快一些了,他宁愿住回宫外去,也不愿自己因病什么都做不了。
早朝持续时间不长,因为这两日没什么战报传来。其他事情该处置的都处置了,只剩一下鸡毛蒜皮,倒也不必非得占用朝会的时间去回禀。
大秦官员毕竟都挺忙的,跟着一个卷王般的王上,加班是常事。朝会上聚集了那么多人,大家可没那闲工夫不干正事待着听你说这些小问题。
扶苏朝食才用完没多久,父亲便回来了。一回来就赶着儿子出去走动走动,说是医官的叮嘱,叫他饭后走

正经影视大全尽在:Chinalumeng.net 鲁萌影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