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44章 第两百四十四章 颐和故梦(21)(第1/3页)

景桃心神颇为不宁,顾淮晏去寻徽宁帝,她既是不能跟随同去,但也绝然不能坐以待毙。

寿康宫人去楼空,徒剩瓢泼大雨之声,雨声叩击在屋檐之下,形同砸在她的心头,她环视内殿一遭,回溯了一番徽宁帝赠与太后的画,那一只断翼的山鸟,明显是蓄意为之的隐喻,太后的命运,亦如那鹧鸪般,断了一腕,命丧御河,死不瞑目。

颐和长公主之死,与太后雷同极了,相似的地方极多,长公主死于虹桥河畔,断了一腕,奈何尸体不翼而飞。倘或是徽宁帝杀了太后,长公主的案子,也会同徽宁帝牵涉上瓜葛么?

顾淮晏一时半会儿回不来,景桃决定去颐和长公主生前的殿宇看一看,殿外落着滂沱大雨,禹辰亲自为她撑着伞,护送她上马车,听闻她要去颐和殿,禹辰颇觉为难:

“自从长公主罹难后,先帝下旨封锁了此殿,遂此,这一座殿宇已经八年未有人踏足过了。殿中空无一人,形似冷宫一般,诸多宫人皆是不敢进的。”

景桃眉心一凝,并未言语,在原书之中,颐和长公主出嫁前,是先帝最疼爱的妹妹,先帝为她在皇城最好的地段建造了一座殿宇,不论是精具装潢,还是格局排场,甚至都比后宫嫔妃皆要恢弘一些。一路策马前驱,景桃发现颐和殿与太子东宫,以及皇子们所栖歇的府邸并不甚远,景桃生出了困惑,遂问:“长公主幼时,与太子和皇子来往热络吗?”

禹辰沉思了好一番,道:“长公主性格温柔细腻,虽为女子,但她博闻强识,能与臣子当堂进行策论、史论,甚至可以舌战群儒,那时太子和皇子们都爱听她讲授史论,延请她教授策论的写作之法。

“卑职曾前跟随侯爷出入太学院,旁听过几堂课,发现长公主的授课,可比那老太傅受欢迎多了。”

景桃往东宫的方向看了一眼:“徽宁帝还是太子之时,应该也听过长公主讲授策论?”

禹辰微顿,将幨帘拢紧了一些:“景姑娘有所不知,此座东宫原先的主人,其实并非徽宁帝,而是被遣送去漠北封地的端王,亦是东宫的前太子殿下。”

景桃听罢怔住:“前太子殿下?”

她对端王略有所耳闻,在原书之中端王的戏份根本不多,他名字叫赵随,眉眸生得俊雅细致,温文尔雅,在先帝尚在时,勉力辅佐先帝,深受帝王器重,但不知道为什么,最后帝王崩殂之前,传旨给了赵玺,也就是当今的徽宁帝。

一山不容二虎,皇廷之上容不下两位太子,圣上登基不久,前太子殿下就启程去了漠北封地。”

禹辰道:“长公主生前,除了侯爷,最为看重的便是前太子殿下了,端王的策论、史论、六礼和习学,虽稍逊侯爷一些火候,但也是太学院数一数二的,加之性格极好,脾性温和明熙,且一向亲民,端王在民间颇有威望,虽不能行军打仗,但论为政之事,端王与当今的徽宁帝不遑多让。不过,有一事,卑职不知当提不当提。”

景桃听下来,觉得禹辰应该是崇仰端王的领袖风范的,只道:“但说无妨。”

禹辰道:“在景姑娘幼年时,衍相曾送你入宫在芳菲阁习学小半年,芳菲阁距离太学院很近,乃是贵女习学之圣地。那时太学院的皇子们和诸多乌衣子弟,趁习学之暇时,总喜欢说起芳菲阁的趣事。

“幼时侯爷比较高冷,一直不曾搭理过同龄人的话题,但前太子殿下却不太一样,他性子明亮湛明,在太学院学读之时,他应是看过姑娘几眼的,是以有一回,时节是在夏日,习学后,他特意去拦了姑娘的路,请姑娘去吃冰,不知姑娘可还有印象?”

景桃微微瞠着眸子,竟然还有这等事儿?

她年轻时,居然还在宫内芳菲阁学读,还接触过前太子殿下?

只遗憾,此事真的过于太久,她在记忆里搜寻了好一会儿,仍是还无法记起来,可能这件事对小仵作不太重要,所以也没刻意去记了。

“长公主知晓端王殿下请姑娘吃冰,就曾问过先帝,先帝确乎有做媒之意,但衍相并不同意,衍相是直肠子,也较为刚硬,此事最后便不了了之。不过,”禹辰默了一番,还是道,“此些皆是陈年旧事了,卑职就是想说,长公主同先帝一般,是十分倚重前太子殿下的,九位皇子之中,长公主最看好前太子。”

景桃品出了一丝端倪,趁着马车还没走到颐和殿,她继续问道:“如此,

正经影视大全尽在:Chinalumeng.net 鲁萌影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