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这小子也肯定能明白,比起眼前的蝇头小利,工人的身份才最重要!
看着已经走到拐角处的刘光亮的背影,和他显然是去国营饭店上班的方向,郝大江认为自己最近应该不用再听老娘和媳妇儿说老刘家热闹了吧。
这样想着,他心情更愉快地吃起了手头的烤冷面。
郝大江:这香肠不愧是用猪肉做的,果然好吃!
……
……
对于这份突然出现的烤冷面摊位,以及摊位背后那个连不少本地人都没听过的盼盼食品厂的存在,并没有太多人深究其背景,毕竟这摊子再火,也不过是个卖街头小吃的,和街上那些一样是搞个体的商贩没什么区别,就是卖的东西更新鲜也更好吃罢了。
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烤冷面的火爆被不少有心人看在眼里,哪怕在京市这片地界上还没人敢像未来几年那样明目张胆划地盘、收保护费,但也架不住已经有人盯上了这买卖,有心想要模仿,甚至是取代。
隐藏在暗处的觊觎目光会令人不安,却恰恰是苏盼生意经中的一环。
推着餐车走街串巷的确是能赚到不少钱,但这样的钱她已经赚到很多了,如果只是想继续赚这样的“蝇头小利”的话,苏盼就没必要买地、建厂房、办工厂和进机器了。
这个年代的生意太好做了,顺风车简直可以说是毫无保留地向你打开大门,只要你目的明确,赚钱易如反掌。但谁都不是傻子,尤其是对苏盼这样见识过后世经济迅猛发展的人而言,国内市场这样一块偌大的蛋糕是不会乖乖等着被同样一群人吃到嘴里,也不会是吃不完或是吃完还能再有的。顺风车总是有限的,她的优势也只有这短短几年时间。
苏盼必须保证自己始终走在经济发展的前沿。
走街串巷卖烤冷面不过是在她当下因资金不富裕,没办法也没门路去大手笔找电视台、广播台做广告情况下,最节约成本也相对见效的一种宣传手段罢了。
但谁都知道,宣传的目的是为了深入人心,以得到更好的发展,苏盼这亲力亲为的宣传目的,就是为了让那些有心人关注,越多的人知道越好——
这样,她才能实施下一步。
……
在结束了又一天的摆摊工作后,苏盼将归拢好的今日收益交给了赵勇军,赶在对方开口拒绝前先说了一句:“这钱给你不是让你随便花的。”
赵勇军一脸茫然。
苏盼并没有理会,先是自言自语来了一句“最大面值是十块也挺好,显多”后又说道:“总之,这个钱,是让你拿回去炫耀的。”
在几周的走街串巷外加自卖自夸下,烤冷面在京市也算是在早点兼小吃这个市场里拥有那么一点地位,尤其是由【外国机器生产】出来的【国内独一份】的【猪肉】香肠的味道也十分符合国人的口味,盼盼食品厂也逐渐被人们记在了心里。
名声打响了,自然会有慕名而来的,收入也会跟着提高。
烤冷面摊位的收入,从最开始一礼拜也就几块钱,变成一周十几块钱,再到现在刨去成本后能有普通工人一个月工资的几十块钱,足以说明京市人对于烤冷面的接受度。
虽说如今能有这么高收入是有如今京市只有她们这一家烤冷面摊位的原因。但京市这么大,固定人口和流动人口这么多,随便一个人口密集点的家属院或是学校门口,就都能消化一个摊位,甚至不止。
想要发展厂子的批发路线,就不能肉埋饭里,必须得让人知道这行当能有多赚钱!
苏盼道:“村里的乡亲们最近都挺爱在咱们厂旁边那棵树下唠嗑吧?正好,你回去之后也像以前那样打声招呼就直接回厂,去跟乡亲们联络联络感情,说说摆烤冷面摊有多挣钱。”
赵勇军:“可财不外露……虽说村里的乡亲们都挺热情淳朴的,但知人知面不知心,万一有人看到咱们摆摊就能赚这么多钱起了歹意……”
“可你的战友不是明天的火车吗?”在厂子里的机器到位后,苏盼就跟赵勇军提出了让他请几位和他一样退伍的昔日战友过来。人品有保证不说,到时不管是当工人、当司机还是负责安保也都用着放心。
“可不是!”赵勇军猛地一拍脑门,惭愧道,“最近出摊忙得我都忘了他们,幸好盼姐你提醒我,不然等明天他们到站没看见我过去接他们,可不都得抓瞎!”
赵勇军暂时只联系了和他关系最好,也都是他最认可的四个人。
苏盼给出的待遇也很好,落地就是厂里的工人,到时候一个负责机器、一个
正经影视大全尽在:Chinalumeng.net 鲁萌影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