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60-68(第2/28页)

br /> 苏盼:“在这个村里,仅限六个名额……哦不对,刚徐大姐已经表态要走了一个名额,所以现在只剩下五个名额了。”

几人:“?……!”

……

限制名额什么的……

当然是饥饿营销、刺激消费啦!

在几个人为了名额发生了剧烈的争吵,并增加起了能为自己获得名额的筹码后,苏盼也只能“含泪”大甩卖,满足他们每个人想要名额的想法,且没有顺着他们的意思坐地起价,成功收获了这几个人感激的目光。

而这样的套路,还在继续。

毕竟,这附近不止这一个村子,还有好几个村子都陆续“听说”了这件事,并在目睹了仍在每日坚持摆摊的赵勇军几人的摊位有多赚钱以后,全都积极地挥舞着手里的钞票找到了苏盼,只为了能从她手里得到“限量”的名额。

很快,整个京市的街边小吃摊市场,尤其是各大学校、工厂的门口,就这样被一股名为烤冷面的神秘组织给占领了。

而其中最不能被人忽视的,还得说是来自盼盼食品厂的冷面面皮、秘制酱料和最受欢迎也是其他人无法仿照,只能乖乖找到盼盼食品厂进货的香肠。

靠着给出的这些技术转让名额,盼盼食品厂这个名号算是在京市有了些许名声,也陆续吸引了不少过来谈进货合作的小商贩们。

厂子的经营也算步入正轨。

村里人也在见识到了每天有多少人过来进货以及花钱买到了技术转让名额的人都赚了多少钱后,自发自觉地成为了厂子影响势力的一部分,还没等苏盼重提招工的事宜,村里就先自发组织了安保队,说是保护村子,实际上是想借此和苏盼卖好。

本着“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原则,苏盼自然也是要投桃报李,将第一批工人的招聘对象放在了村里,算是彻底收拢了村里的这些村民,保障了今后厂生产的安全。

只是如今厂子虽说有了几十号的工人,钱也算挣了不少,但能生产的产品还是太少了!

像是冷面面皮还有香肠这种有了机器就能生产的产品,在未来势必是会出现更多、更强劲的对手来瓜分盈利,可偏偏这两样产品都是当下为食品厂创造盈利最多的,一旦之后出现强劲的对手,那食品厂肯定是比不过的。

所以,必须要研发新产品了!

第62章 &63章

对于新产品, 苏盼想要发展的方向,就是继续走半成品生产加工的路线。比如,引进冷链和包装线, 做半成品冷冻类食品。

苏盼主要是想要在香肠制作和冷面面皮的基础上, 继续深挖, 并生产处更多的产品, 以此奠定食品厂的发展方向。

这里的发展方向,指的是不仅面向小吃摊贩, 还要尽可能走进家庭,不求成为未来的国民品牌, 也要尽力打响招牌, 获取到群众的力量。

所以, 该生产什么呢?

苏盼试图从一直以来都给了自己许多帮助的宋教授这里得到新的想法:“水饺、包子、烧麦、春卷、云吞、手抓饼……这些都可以生产出来, 但卖给谁呢?又有谁会愿意花钱买流水线生产出来的半成品呢?”

“不会做饭的人肯定愿意买,还有像是我知道的很多会做饭但又懒得做饭的人也会买。”宋玉书说话间就咬了一口碗里的饺子,忍不住感慨道,“不过依我看来, 就算是会做饭的人也极大可能会买,只要你厂子里生产出来的饺子、包子还有云吞什么的,都能有你亲手做得那么好吃。”

宋玉书说着,又补充了一句:“改革开放也有几年了, 大伙儿的腰包不敢说有多鼓,但也远比你印象中吃顿肉还得等过年要好很多了, 尤其是像你这岁数的年轻人, 没家没业但是有工作有工资, 自然就愿意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比如吃好喝好。”

对于苏盼的手艺, 宋玉书的称赞没半点夸张。

苏盼这手艺是两辈子积累出来的,尤其是上辈子当保姆时,不少东家都是吃过见过的有钱人,虽说雇保姆就是为了吃家常菜,但就口味的色香味上,也是有极高的要求。当然,这也不是刁难,只是那时候的东家都没少指出苏盼的不足,也算促使了她的进步。

国宴大师不敢比,但就家常菜这个领域,苏盼还是有自信能排在前几名的,就像是她当初教其他保姆做饭时,明明所有人都是按照她的步骤一丝不差地做,包括各种配比也都完全一样,可做出来的味道就是比不上她做的。

关于自己做饭为啥比别人好吃这点,苏盼自己也说不清楚是为什么,但宋玉书的评价的确是让苏盼的心情开阔了不

正经影视大全尽在:Chinalumeng.net 鲁萌影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