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60-68(第4/28页)

干,他们之间的关系,已经不单纯是合作伙伴,更是惺惺相惜的友好同伴。

不过,和沈惊蛰在香江越发风生水起的事业比起来,苏盼的食品厂生意却不如之前的红火,比较起来的确稍显落寞。

主要原因就是天太冷了,街上的人越来越少,从小学到大学也都放寒假了。各个厂子里的工人倒是还没放年假,但都在忙年底生产,争取年终奖能多点,好攒钱过个富富裕裕的春节,自然而然就不会将钱浪费在买吃食上,食堂对付一口就行,更别说大家对烤冷面也都没什么新鲜感了。

从盼盼食品厂这边拿货的小摊小贩们的生意差了,没那么多人过来拿货也都不拿那么多货了,厂里的生意自然也就跟着变差了。

当然了,也没那么差。

只是生产速冻食品的推进工作太慢,而现有产品销量又在下滑的情况撞在了一起,让难得受挫的苏盼不免有些抑郁。

速冻食品那边至少还得再筹备半年才能正式投产,在期间还得持续投钱,可冷面、香肠的销量减少也等于厂子收入变少了,现在流动资金倒还算充足,够两头奔的,但如果销量得不到改善或是持续减少的话,那先不说资金链的问题,就说可能出现的模仿和竞争者就够苏盼吃一壶的了。

必须得想办法遏制住销量下滑!

在思考之后,苏盼决定——

对现有产品进行针对性营销推广,扩大影响;

改变销售针对人群,推出零售渠道,提高销量!

第63章

刘光亮来之前不知道这个食品厂的厂长是个女同志, 乍一见苏盼坐在办公桌那头的模样还楞了一下,但又很快掩饰过去,同对方礼貌地握手后拿出自己的工作证。

刘光亮:“苏厂长您好, 我是咱们京市第二国营饭店的采购经理, 我叫刘光亮……”

礼貌的寒暄之后就是来意的表明, 刘光亮没含糊, 也没整那虚头巴脑的话术,直截了当道:“我想跟您做一笔绝对能赚钱的买卖——

“我能把您厂里生产的香肠卖到市面上去。”

出于对当下手捧铁饭碗人群对外形象和交流方式的刻板印象, 苏盼都已经做好了同对方聊几个来回“太极”就当打发时间的打算,却怎么也没料想到刘光亮是这么个风格。

苏盼在如此直白的表达中感受到了对方的迫切心情, 并且对这位在自己第一次带着赵勇军出门摆摊营业时的第一位顾客多少有点印象感情分。

但在商言商, 买过她烤冷面的人海了去了, 其中不乏工人领导和他们的家属, 总不能来一个说谈生意就啥都不问的做生意。

更别说,这位刘经理显然不记得当时为了饮食卫生戴着帽子口罩的她,并且不知道她和现在穿着工装小皮鞋的苏厂长,其实是一个人的事情。

所以……

苏盼看着来刘光亮两手空空, 连个计划书都没有的样子,故作怀疑道:“我对刘经理所说的买卖感兴趣,赚钱的事谁会往外推。只是,不知道您所说的市面, 具体都指哪些市场呢?”

刘光亮以为自己就够直白,没想到这位苏厂长说话更直接, 半遮半掩道:“我认识一些人, 能够把香肠放进一些国营厂的采购指标里……”

原来是这样——

苏盼在心里拉长了声音感慨道:要不然等到九零年代的铁饭碗们都得响应号召下岗拉板车去, 闹了半天也有当下“朝中有人好做官”,有点关系就能进指标给埋下的雷啊!

作为九零年代下岗潮的旁观者, 苏盼至今想起仍不禁唏嘘,但这不影响她和刘光亮详谈关于香肠进采购指标这事。

刘光亮的意思是他负责牵线从厂里拿货,能卖多少份和多少钱是他的本事,他赚的,是这样一来一回中的差价。

苏盼心想,跟厂子直接对接从中赚取差价?这不就是代理商吗。

想要推广产品、大批量出产,代理商是很重要的,苏盼也相信作为国营饭店多年采购部经理的刘光亮是有当代理商的能耐的,只是人心隔肚皮,她可不想自己费功夫……

迎着刘光亮看似胸有成竹,实则忐忑不安的神情,苏盼转了转手里的钢笔,也没说这合作能成还是不能成,只问道:“刘经理您是想只想赚今年一年的年货钱,还是想年年都有钱赚?”

“那当然是——”

当一个人话说到一半就戛然而止,那他不是听不明白就是听明白了。

显然,刘光亮是后者。

——他从

正经影视大全尽在:Chinalumeng.net 鲁萌影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