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易和新鸣不平的意思:“一听就知道易和新被坑了。哪有三人合作做生意,风险全由他一个人担、利润三人均分的?杨旗说大谷海仓拒收就拒收?合同的约束力在哪里?
周武、杨旗、易和新三人合作,那两个老奸巨滑,易和新完全是新手,风险意识全无。周武卡住货源、杨旗控制买家,易和新负责运输。原本是件共赢的事,但三个人不团结,各有算计,不成立公司,不明确风险分担原则。
周武哄着易和新一个人签采购合同,杨旗单独与大谷海仓签供货合同。这样一来,一旦杨旗卡脖子、周武撂挑子,易和新就会死得很惨。他初入市场,心高气傲,以为有易家撑腰没人敢害他,现在得个教训那是活该。”
易和裕点点头:“只要扛过一周,港城恢复供货,杨旗肯定会来找易和新,还能趁机压价。深市的大谷海仓先前从国外进口成本五毛,东北运货过来只卖他四毛三分钱,这是多大的利润空间!六百吨玉米光是成本就节约八、九万块钱,哪家饲料公司会不抢着买?大谷海仓要是敢不收,我就找羊城海运局,一船运到港市,卖给其他饲料公司,赚得更多。”
林景严眼睛一亮:“这个好!直接跳过杨旗,让他后悔去!”转念一想,他有些犹豫。
“你确认我们的货能顺利运到港城?现在去深市都得办边防证,到港城更是手续复杂。你跟羊城海运局很熟、能办下许可证来?”
林景严有这样的顾虑很正常。杨旗之所以敢压货,就是因为深市还没有通火车,所有货物只能先运到羊城,等着走海路或者公路。拿不到航线,货物运不进深市;进不了深市,港城市场就打不进去。没有港城市场,玉米根本卖不出高价。
易和裕道:“放心。我了解过,深市港口初建,百废待兴,羊城海运局就盼着多开几条航线,办相关许可证根本就不需要找关系。”
两人越说越痛快,林景严揽过易和裕肩膀,亲亲密密地夸了一句:“好小子,你这脑瓜子真是灵。你要是有港城饲料厂的联系方式,那我们就干一票大的!”
易和裕被他夸得有点不好意思:“买我们牡丹花的韩总是港城人,这次订货的客户中也有几个港城客商,等到火车站验过货之后我就联系。”
林满慧看他俩像亲兄弟一样兴奋地讨论着怎么联系客户\怎么开通航线,抿着嘴笑了——
霍泽、冯英带着和景花卉公司的工作人员、物品返京,林满慧三人则留在羊城。
在货场花钱买了个临时仓库存放玉米,林满慧逆转水系异能,处理好这类脱水玉米,使之保持干燥新鲜。易和裕与林景严有商有量,紧锣密鼓开始联系业务。
买牡丹花的韩总全名为韩为忠,做花卉生意的他人面很广,很快就帮易和裕联系到港城最大的饲料生产集团:光耀。
光耀集团的代表恰好也在羊城参加进出口贸易大会,大家坐下来谈生意。
港城玉米全靠从M国进口,成本价一斤六毛三分。代表一看这玉米颗颗饱满、干燥、质量上乘,而且售价低,当即大喜,迅速与林景严签好合同。
和景公司负责将玉米运到深市港口,在港□□货,交货价一斤玉米四毛八分钱,比大谷海仓开出的四毛三分钱还高五分钱!
接下来,易和裕找到羊城海运局。当时深市港口刚刚建成,海运局正愁没有航线呢,易和裕一过来,很快就谈妥航线问题。
玉米一船一船地运到深市港口,易和裕在深市接货,林景严从羊城发货。
五天之后,林满慧与林景严在宾馆见到一个意料之中的人:杨旗。
杨旗是典型的生意人,四十多岁年龄,先前在羊城一家公司跑业务,因为有外贸局的关系,生意越做越大。深市大谷海仓饲料厂一投入生产,就被他发现商机。他与大谷海仓联系,对方承诺只要他能找到货源运到深市就用他的玉米。杨旗找到周武,两人中间只缺一个能办特批车皮的人。
于是,易和新这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便被拉入了伙。
这一回港城出事,大谷海仓目前仓储丰富,放缓了出口速度,对玉米的需求量就少了许多。正好听闻易家被查,杨旗便心生一计,决定趁机抻一抻易和新,把价格压低。为了演得逼真一点,他连周武都一起瞒了。
没想到,不过才五天,一切就乱了套。
周武拿到钱回到东北之后,打电话把他骂了一通,丢下一句:“我们已经把玉米贱卖了,你好自为之吧!”
杨旗当时差点心梗,急得音调都拔高了八度:“卖给谁了?老周啊,你们这也太心急了吧?我哪里是不想要货,我就是看易家要倒台,准备最后多捞一点嘛。”
正经影视大全尽在:Chinalumeng.net 鲁萌影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