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1章 章十一(第1/2页)

薛延回来时候披星戴月,阿梨正忙着烧最后一道菜,麻婆豆腐。用的是陇县特产的小红辣椒,已挂
阿梨听了冯氏的话,往里舀了几勺豆瓣酱炒熟,又加了些家酿的黄酒,锅铲稍一拨,便就满屋子都是那股子馋的人嚼舌头的辣气。老人家说辣味最下饭,倒是没有说错。
她听见门口响动,边将切好的豆腐块用手抹进去,边侧脸唤了声,“回来了”
薛延带着一身凉气进门,把手里东西放到墙角,“嗯”了一声。
阿梨听出他话音里的不对劲,忙转身看向他,蹙眉问,“怎了,出什么事了”
薛延站
这话似是
不知过多久,鼻端底下传来丝隐约的焦糊味,阿梨
豆腐已经烧好,红油鲜亮,嫩而不碎,卖相极佳。阿梨慢慢将菜盛到盘子里,脑中旋绕着的却一直是刚才薛延的那双眼,墨色沉沉,里头是她看不懂的情绪。
为了等薛延回来,今日饭时比以往稍晚了两刻钟,外头天光没了,冯氏便就点上了盏小灯,晕黄摇曳的,倒也能将小屋子照亮。阿梨与冯氏坐
阿梨拿着勺子舀给他一勺酱汁
薛延咬着筷尖,瞥她一眼,略颔了下首,没说话。
冯氏坐他对面,把他神情中隐含的焦躁眼底,踌躇许久,还是问了句,“四儿,你有心事”
薛延终于肯抬头,他跳到地上去倒了杯冷茶,仰脖饮,道,“没有。”
茶凉后带着苦腥气,与嘴里辣味混合
以往时候,薛延总是如此,夜不归宿也不罕见,冯氏早已习惯,也不去过问。但今日她总觉得事有蹊跷,心中惴惴不安,不免多嘴问了句,“去做什么”
薛延神色如常,淡淡道,“先生说明日讲周礼,许是会留堂。”
这理由糙得很,但薛延已又坐至桌边,将碗里豆腐捣了捣,往嘴里扒饭,一副明显不愿多谈的样子。
阿梨与冯氏对视一眼,见她缓缓摇了摇头,指尖不由握紧了筷子,却也噤声不再多问。
第二日早上下了场小雨,天头比昨日凉了些,阿梨从柜里翻出柄纸伞,好说歹说要薛延带去了。她站
他似乎一直是这样,强硬,有时甚至带些蛮横,性子直且野,认准了便就一意孤行。
午时过后,黑云总算散了,阳光虽然微弱了些,但也比没有要好得多。前些日子冯氏带着阿梨
阿黄不知是长了什么鼻子,最喜欢那地方,晃着肥胖身子,一个没看住就要往那里钻,阿梨慌慌张张找了几次,到后来便就见怪不怪,随着它自己去耍了。
下午时候做好了活儿,闲着没事,冯氏便又惦记起枣糕来。阿梨以前和娘亲学着做过两次,只是那时候用的是义乌的南蜜枣,做出的叫金丝枣糕,味甜而略带些酸。现
阿梨
阿梨本担心久不做会手生,但看着热腾腾的枣糕卖相却极好,红玉一般,暄软诱人。
冯氏切了块下来,笑吟吟喂了阿梨一半,入口即化触感,剩浓郁枣香气含
阿梨吮了下指尖,弯眼不语。
折腾一下午,外头已经日影西斜,她去将院里四处闲逛的鸡鸭赶进舍里,看了看天色,忽的想起昨日薛延说晚上不回家吃饭了。
阿梨犹疑了下,还是回身和冯氏商量道,“阿嬷,我去给薛延送些东西吃罢”
陇县只是个小县城,又偏又穷,连书院也只有一个,
这条路的名字起得甜情蜜意,实际上却像是条散了的闹市街,脏水泼了满地,烂瓜烂蒜烂白菜,夹杂着一股子刺鼻的鱼腥味,阿梨一手抱着食盒,另一手提着裙摆,走得小心翼翼。
路口位置有一群小孩子
阿梨抬头看了眼,书院的牌匾近
其修远兮;
上下求索。
“兮”字的“丂”掉了,成了“其修远八”。
阿梨怔怔看了半晌,她不知道薛延坐
这地方根本不像是个书院。
傍晚凉风吹过,不知谁家做了鱼,整个巷子里都萦绕着那股土腥气,阿梨终于缓过神来,伸手敲了敲书院的大门,意料之中没有回应。她抿抿唇,抬步走进去,却讶然
阿梨四下打量一圈,心中愈来愈沉,转身就想要去找他,但茫然打量四周,又不知该去向何处。
那群跳格子的小孩已经散了,约莫是要回家吃晚饭,一个稍大些的正将地上石子都捡起来放到一个瓦罐里,又塞到一边的石缝里
他抬头,见阿梨无措站
阿梨张张嘴,却又不知该如何描述,最后只能模模糊糊地问,“小弟弟,你瞧见有个哥哥去哪里了吗差不多这样高的。”她抬手,
阿梨是没抱什么希望的,书院来来往往这样多人,小孩子哪里记得住薛延的样子,但心里着急,又忍不住去问,万一他就知道呢
小孩子努着嘴想了会,忽然道,“哥哥是姓薛吗”
阿梨心猛的一跳,微弯下身,不断点头,“是的,你瞧见他去哪里了吗”
小孩笑起来,冲着西边指了指,说,“我瞧见的,那个哥哥往那边去

正经影视大全尽在:Chinalumeng.net 鲁萌影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