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春暖花开,正是远行赶路的好时候。出了孝的王家也开始准备回京的事情来。
王家三房
从南京到京城路途遥远,将家中几百个下人全部带着去明显是不现实的。所以最好的法子便是将主子身边亲近使唤的丫鬟小厮和得用的麼麼带上,余下的除了留一部分
人事安排中除了下人一环之外,另还有的就是姨娘。
为名声计,姨娘一个不带肯定是不现实的,但若全部带上,主母又不愿意。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带上一两个老实的,既有了名声又不至于碍着自己的眼睛。
大房只有一个妾室易姨娘,易姨娘也只
二房带的是六小姐王槿的生母丁姨娘和九小姐王栩的生母湘姨娘。湘姨娘受宠,原氏原本想将她留
至于三房,蒋氏原只想带上刘姨娘将月姨娘留下的。蒋氏不喜月姨娘,哪怕这个月姨娘一直表现得很安分很老实,除了经常往王桢的院子里凑之外,也很少故意
而事实证明,她的想法果然没有错,这次这个月姨娘就不知道使了什么手段,让王桢帮她
栖霞院的东跨院里,王楹问刘姨娘“姨娘为何不愿意一起去京城”
刘姨娘剥了一个栗子,放到王楹跟前的碟子里,接着笑了笑,道“我的哥嫂侄儿们都
她说的自然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这次回京,老爷夫人只怕会给楹姐儿寻亲事。楹姐儿虽说记
她本是耀眼明亮的珍珠,却
王楹道“姨娘不是还有我吗,难道我不是你的亲人”
刘姨娘用帕子擦了擦沾了糖垢的手,然后道“你养
王楹有些失望的叹口气,道“我总是希望,姨娘也能一直
刘姨娘的嘴角弯起来,目光柔和,心中暖流缓缓流动。
她小的时候,她将她抱
她并不曾告诉过楹姐儿她真正的身世,她不知道老爷和夫人可曾告诉过她,但她想,她的楹姐儿这样的聪明,多多少少总是能猜出一点的。但即便是这样,她依然还能一如既往的亲近她,说她想要她陪
刘姨娘双手伸过去,将王楹的手握起来,道“说的什么话,你以后总是要嫁人的,便是老爷夫人都不能一直
“既然如此,姨娘何不跟着我们一起上京。”
“楹姐儿,姨娘是泥巴地里出来的粗人,不适应大户人家里面这些框框条条的规矩。这些年来姨娘
王楹也知道刘姨娘这些年一直活得谨小慎微,且她话已说到这里,她心里虽有些失望,却也不好
刘姨娘又让碧儿去将一个大包袱拿了出来,然后放到桌上移到王楹前面,道“你以后的嫁妆夫人自会替你积攒,我也帮不上忙。这些都是我平时绣的一些小东西,你一起带走。以后成了亲到了夫家,给夫家需要准备大大小小的见面礼。针线动多了伤眼睛,你以后只给亲近的长辈绣一些东西就好,其他的就用这里的东西来打
王楹将包袱打开来看,里面都是一些帕子,荷包之类的东西。花样新颖且寓意良好,针线致出挑。王楹将包袱重新合上,递给身后的福年。王楹又道“姨娘一个人
刘姨娘开口刚想拒绝,王楹却又抢先道“姨娘就是为了让我放心,也不能拒绝。”刘姨娘这才没说话。
王楹走后,到了晚上,王清却又将来了东跨院。
刘姨娘让碧儿给他上了茶,王清坐
“是,婢妾的哥嫂
王清点点头,不再说话。她不跟着去也好,楹姐儿的年纪放
过了一会,王清又道“那我跟知县说一声,让他多照应一些你兄长。”
刘姨娘有些惶恐的道“那怎么行呢,当年老爷救了他的命,后来又放了我们一家的卖身契,这已经是无以为报的恩德了,怎还能麻烦老爷。”
刘姨娘说的却是她没进府之前的事。当年刘姨娘一家是王家的家生奴才,
后来蒋氏怀孕,楹姐儿需要一个“生母”,王清很自然就想到了刘姨娘,提出要纳刘姨娘为妾。刘家人虽是贱籍,但却有些骨气,并不大愿意让家里的姑娘去给主人家做妾。反而是刘姨娘,为抱救兄之恩,答应了。至于后面放卖身契的事情,则纯粹是为了抬高刘姨娘的身份。良妾所出和婢生女,毕竟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纳了刘姨娘之后,王清觉得自己颇有些挟恩以报,便帮刘家人置办了一些产业以作补偿。刘家人当时接受了,后面等赚了些钱财之后,却又全部折成银子还给了王清。五年前王家回金陵守孝,刘姨娘也跟着回来。刘姨娘的兄长一直愧疚妹妹因自己而委做妾室,不忍妹妹一个人
刘姨娘的兄长
王清对刘姨娘摆摆手,无所谓的道“不过是几句话的事情,算不得什么。”说着顿了一下,又接着道“我会吩咐看宅院的管事,以后你若想见你家里人,可以让他们进来看你。”
刘姨娘道“那真是太谢谢老爷了。”
王清“嗯”了一声,又道“我让账房给你支一千两银子,身上带着银子也能便宜些。”
刘姨娘拒绝道“老爷对我和兄长一家已经够好了,这银子我不能要。”
正经影视大全尽在:Chinalumeng.net 鲁萌影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