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19章 番外二(第2/3页)

疼,捐了两年就跑了,工程只好暂时搁置。
而偏偏修筑堤坝这种事情最怕半途而废。
有句老话说得好,“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说的就是务必要善美,但凡有一点疏忽大意,那整个工程便功亏一篑。
清河县穷,每次都凑不够修筑整个工程的银两,又不好放着不管,只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终不是长久之计。
三人跟着唏嘘一回,草草吃过午饭,也不急着休息,便去街上瞎逛,准备看看这位常县令到底是不是像传说中的那么好。
若果然是个好官,他们倒不介意帮一把;若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嘿嘿,只看包明杰的下场就知道了。
别处的官员都是神龙见首不见尾,谁承想三人
又黑又干又瘦,头
“捐款”常县令看着眼前三个年轻人,诧异道。
他并不是个有架子的官员,听底下的人禀报说外面有百姓求见,貌似还非常迫切,便草草整理衣衫后叫他们进来。谁知对方竟开口说要捐款修堤坝
三人整齐点头。
“当真”
“确实。”
常县令愣了许久才回过神来,黑瘦的脸上渐渐涌现出激动的神色。
他甚至已经坐不住,蹭一下站起来,咚一声磕到膝盖都不自知,一口气围着桌子绕了好几圈。
“啊,这可真是”
刹那间,他脑海中划过无数念头有了钱,就能修好堤坝;修好堤坝,就能保住粮食;保住粮食,就能叫百姓吃饱穿暖;百姓吃饱穿暖,才有可能
见他也不说话,只驴拉磨似的围着桌子转,孟阳终于忍不住主动询问道“不知贵县有多少银两的缺口呢”
“啊”常县令骤然回神,罕见地有些局促起来。他大步流星返回书桌后,从里头的架子上取下来一个册子,并不打开,直接郑重递过来,“我日夜验算,若能得八万七千五百两上下,便可略略抵挡了
若几位果然能慷慨解囊,我和本县百姓感激不,可惜两手空空,无以为报。”
虽说人家主动要捐银子,可也着实没脸开口。
需知县城内一家人终年劳作,到头来也剩不下几个大钱,而他身为七品县令,一年俸禄和各色冰敬、炭敬等折算成银两,也不过一百多
多少人家祖祖辈辈节衣缩食,恐怕也见不到几两银子呢。可自己这一开口,就是几万两。
三人凑头看时,就见那册子上用心绘制了许多草稿框架,哪里要挖,哪里该填,何处需要多少石砖,何处需要多少沙子,约莫多少斤,合计沙袋多少只另有灰石、木料多少多少,都写得极其清楚,连这三个外行人都是一目了然。
对地方来说,修筑堤坝着实是个大工程,所需人力物力难以计数,难为常县令竟记录的仔仔细细妥妥当当。
白星和廖雁对此一窍不通,只看个热闹罢了,倒是孟阳粗粗浏览后大吃一惊,面色也迅速变得复杂。
难得有人突然要来捐款,当真是老天开眼,眼见着孟阳神色有异,常县令此时也不要什么脸面了,一张黑黢黢的脸渐渐紫涨,竟拖了一只凳子蹭到他们面前,又将册子上各处银钱耗费掰碎了细细说,生怕对方误会。
“若能修筑堤坝,没人会要工钱只可惜除了木头外,一应需要的材料都非本地所有,需要从外头购买”
若非如此,那堤坝早就修起来八百年了。
孟阳终于叹出一口气,望向常县令的眼神中充满佩服。
他竟站起身来,朝对方做了个大揖,“大人高义”
方才他之所以神色复杂,并非看出什么猫腻,而是这册子计算之巧、用钱之节省,实
他虽幼年遭难,但长大后也保持了关注朝廷官报的习惯,每每总是托书肆帮忙搜罗,以此及时了解朝廷动向。而官报上,就不乏赈灾的消息。譬如何年何月何日,朝廷拨赈灾款项合计白银若干百万两,粮草若干,以供某处旱涝灾害等等。
哪怕具体到小地方,所需钱粮也必然数以十万计其中究竟有多少是真正用到刀刃上的,谁也说不清。
但现
饶是这么着,这位县太爷还满脸忐忑和惶恐,似乎有咬咬牙,再把数额往下压一压的意思。
常县令却摆摆手,很是惭愧道“
两边胡乱客套几句,便干脆利落定下来计划
由常县令亲自写下所需材料,再由主簿细细核算所需钱款,之后写了单子从白星手中支取,后期凭借卖家给回来的条子多退少补。
水火无情,夏日多雨,清河县随时都有可能迎来新一轮水患,所以消息刚一放出去,河堤上就自
没人要工钱,也没人怕危险,更没人问万一自己出了事,家里该怎么办。
因为他们都很清楚,保不住河堤,清河县就永远没有安生日子过,子孙后代就没有盼头。现
接下来几天,白星、廖雁和孟阳三人宛如开启了一段新的人生,就觉得当年自己练功、书时都没这么拼过
最开始他们还只隐居幕后,可看了一天后,也沉默着挽起裤腿,加入到修筑堤坝的队伍中去。

正经影视大全尽在:Chinalumeng.net 鲁萌影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