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十八章(第3/3页)

文有韩琦大人、李迪大人、范大人,武有折家、种家、杨家和狄青将军,忠臣良将尤
仁宗听了这样的话,哈哈大笑说“义贞这样当着人家的面夸忠臣良将,几位爱卿也是招架不住呀”
李沧海一听,不禁看看另外几桌的大臣,他们没有穿官服,是以她也认不出来。
仁宗也就好意介绍与范仲淹同桌的是李迪,而下首一个三十来岁的文官正是未来的三朝宰相韩琦,武将
杨文广是杨延昭之子,得父荫出仕,此时不过是殿前禁军小官,但是他出身名门,得范仲淹等名臣的好感。至于电视剧中的杨宗保,那是演义,史上并无此人。
这个武侠世界的朝堂,除了武林更些,朝堂格局还是接近正史些的。
李沧海不禁吓了一跳,连忙起身施礼,道“久仰几位大人贤明,小女眼拙失礼,还望海涵。”
除了种家人,李沧海说了自己知道的人居然都
“义贞郡主言重了”几个也忙揖手回礼。
仁宗笑道“义贞年纪轻轻,倒是哪里又听说几位爱卿的名号了”
当然是史书上
李沧海道“家师生前也是武功琴棋书画医卜星相无一不的人,生前便喜高才之士,是以对天下有才之士知之甚多,我习武之余便听家世说起过。”
仁宗叹道“令师如此高人,朕无缘一见,甚是可惜。”
李迪问道“敢问义贞郡主,辽、党项若不是大宋心腹之患,那么谁才是大宋的心腹之患”
李沧海道“社稷大事,岂是我可置喙的各位大人之见,定远高于我。我派行走江湖不过是对江湖之事有所感悟,手中有剑而不恃强凌弱是为仁义,但是手中无剑强盗却未必和我讲仁义。君子自强不息,半点不可侥幸,忘记自强不息,这才是大宋的心腹之患。”
范仲淹道“郡主高见,江湖事,社稷事,唯有自强不息。”
席间李沧海也知道了“讲武堂”的“都指挥使”是杨文广,暗想这又是哪来的蝴蝶效应,杨文广不是要好几年后出有机会出头吗一下子从小官变成她的实职上司了。
她却不知,因为她自己早年救过折继闵等人,近年她大方指点殿前军中的武士功夫,几日前她和巫行云都一展身手,这让仁宗重视起江湖来,就与范仲淹等人商议此事。
而杨家是大宋名门,江湖上也是有名声的,范仲淹和杨文广谈过话后,欣赏他的才能,推荐给仁宗。
宴罢,仁宗却留了李沧海
仁宗倒不是面对女色皆不动心,而是一个脑子正常的皇帝都明白不可能李沧海这样的女人入后宫,除非皇帝是无往不利的穿越吊丝种马男。
不得不说北宋多出巾帼,已逝刘娥太后自然是一位才能直追武则天却比武则天更仁善的女政治家,而曹皇后
曹皇后熟经史,性俭贤德,是仁宗第二位皇后,
民间传说八仙中的“曹国舅”就是这位曹皇后的长弟。
史上,庆历八年1048年宫中侍卫生乱,相对于仁宗的无章法,反而是曹皇后临危不乱,安排若定。之后曹太后一直经历英宗、神宗,也曾垂帘听政。
虽然也有人称她并不贤德,反而工于心计,贪恋权位,但是身为现代女子,还是更欣赏这样的强人,而不是总偎
“微臣参见皇后娘娘”李沧海对于这样的古代女子是真心景仰的,真要论起来,她
曹皇后长相不说有多美,但也眉清目秀,却是给人雍容大方之感。
曹皇后微微一笑“快起来吧。”
“谢皇后娘娘”
李沧海站了起来,曹皇后一眼她的面容,也不禁被她容貌所震慑,这世间竟然有如此绝色
曹皇后到底很快平复,微笑道“之前就听官家提过义贞之能,竟未曾想到如此品貌。”
李沧海谦虚一下,说“臣不过是江湖人,让皇后娘娘见笑。”
曹皇后笑道“官家已经晋封你为义贞郡主,你便唤我一声皇嫂吧,不必见外。”
李沧海觉得自己像是钻营拍马奴颜婢膝之人,一时叫不出口,忽又转念一想,我知道我不是,我又管别人怎么说
“恭敬不如从命了,皇嫂。”
曹皇后听了笑了起来,赐了座与她话家常,问道“义贞几岁了”
李沧海道“我是大中祥符九年生的。”
曹皇后眼睛一亮,笑道“可巧了,我也是这一年。”
论起年月,曹皇后为长,但曹皇后更亲近了一分。曹皇后好奇问起一些江湖门派之事,李沧海也传达了一些自己的理念,曹皇后熟经史,对这些倒也听得懂。
借此,李沧海也进一步建立与宋室的良好关系,给门派

正经影视大全尽在:Chinalumeng.net 鲁萌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