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王朝覆灭,皆是因为土地兼并,百姓手上没有地,却承担大量赋税。士族假作清高,口中喊着视金钱如粪土,实则制定些有了功名便免税的政策。普通人为了免税将田地挂
琏儿,我从未想过什么千秋万代。我向来觉得这天下,应当能者居之,才能让更多百姓受益。但是我想试试削弱士族的特权,让百姓脱离至多两百多年便要轮回的苦海。若是朝代更迭之时外族趁机坐拥天下,更是我华夏族的灭顶之灾。且不管将来这江山姓什么,我都希望是华人治华,你愿意支持我么”
贾赦这番话说得并不算激昂,但是不知为什么,贾琏却觉万分受触动。总觉得父亲说这番话的时候,有一种重愈千斤的沉痛。贾琏学过五胡乱华,知道蒙元天下的时候,四等汉人过的是什么日子。听了贾赦这一番话,备受鼓舞的同时,也豪气顿生,道“孩儿必当全力支持父亲”
贾赦拍了拍贾琏的肩膀,没再说什么。
其实现实世界里,这块土地上的苦难还要更多。贾赦所列那些改革,也有一些先烈们用实践证明可以成功,自己不过是拾人牙慧。
贾赦自认不能和那些挽狂澜于既倒,救民族于危亡的伟人们相比,但是有了今日这样的地位和机会,贾赦想试试。
任何改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贾赦并未将这些举措一股脑的抛出来。而是一件一件的试行。
这日文武官员又
这一次贾赦提出的举措只有两条,一条是废除蓄奴,一条是废除跪礼。
正如贾琏所料,废除蓄奴这一条,反对的官员便不少。
贾赦取得政权之后就对朝会做了改革,小朝会众人就是围着大的会议圆桌议事,官员们都轻省了不少。但是能参加小朝会的,谁家奴仆都不少,若是废除蓄奴,那是伤害切身利益了。
户部侍郎道“王爷宅心仁厚,但是此举并不合适,至少不能操之过急。且不说别的,许多奴籍身份的人,若是离了主家,恐怕连生计都难以维持。”
这话倒是不假,毕竟原著里,荣国府的奴才一旦被撵出去,就仿若天塌了一般。但是贾赦早就料到这个,实施细则里面已经说了。若是奴仆愿意留
这个举措之前
更后面的,还有关于此事的监督机制,若是
最诛心的便是这一条了。为官做宰的,谁不知道官场竞争激烈。便是不孝不悌尚且有人参奏举报呢,若是律法规定不让蓄奴,将来但凡是想要继续做官的,谁也别想养奴才了。
况且
贾赦不紧不慢的道“若是按传统,臣子要向为君者行三跪九叩大礼。各位觉得此条废除了可好”
由奢入俭难,朝臣们习惯了平起平坐的议事方式,谁还愿意回到山呼万岁的过去呢
贾赦只抓住了反对废除蓄奴那几人片刻的神色变化,道“若是坚持不废除蓄奴的,从明日起开始,便恢复跪礼。我不让平身,便一直跪着可好”
不好
谁都有尊严,若是能体面的坐着指点江山,谁愿意站着,更遑论跪着。
贾赦此言一出,众人也知道废除蓄奴的事势
散朝之后,苏丞相并未离去,而是对贾赦道“王爷有大志向,老夫自叹弗如。”
贾赦道“老师还是称我为恩侯吧,学生听了亲切。”
苏丞相
贾赦倒是坦诚“老师,学生觉得司徒家当年也并非那样目中无人。人一旦被捧得太高,就容易认不清自己,会变得愚蠢而不自知。这样的人身居高位,不但害人害己,还会害了天下。登基称帝,学生怕有朝一日学生也变成另一个司徒碧。学生有许多事想改,但是老师也瞧见了,阻力极大,所以学生恳请老师再撑几年,帮帮学生。”
苏丞相虽然瞧着还神矍铄,到底上了年纪了,贾赦是真担心苏丞相若是递了致仕折子,自己那些以后涉及层面更深的改革会遇到更大的阻力。
自然,若真要实施,贾赦自问有的是办法,但是斗争激烈起来,难血牺牲。
苏丞相瞧着贾赦的眼睛,道“恩侯你仔细告诉我,你还有什么打算”
没什么好瞒着苏丞相的,贾赦便将自己的计划说了,这些对于苏丞相而言闻所未闻的计划,却描绘出一个无比美好的社会,苏丞相听了,也心向往之。
末了,贾赦道“若是阻力太大,我并不介意再来一次焚书坑儒,我也不
苏丞相道“恩侯果然乃是真正的大仁之人,有你叫我一声老师,老夫此生足矣。你放心,只要我这条命
苏丞相
贾赦取得政权的第一年开恩科,不但准许女子参考,一律按成绩优劣录取。不但如此,贾赦还扩大的录取范围。
古时候三年一届科举,却只录取几百人,其实并不足以管理这么广袤的土地和庞大的人口规模。但是这样的录取率是便于士族进行知识垄断的。而贾赦要做的便是方方面面的打破垄断。
后来,贾赦的头衔也定了下来,终究没有登基称帝,而是称为元帅。本来主席是个很好的头衔,但是哪怕是平行时空,贾赦也不想做这片土地上第一个被称为主席的人。
正经影视大全尽在:Chinalumeng.net 鲁萌影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