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34章 第 34 章(第2/3页)

别便是犬马也有人养着,亲人又岂能同犬马一样因此,只有以诚心的尊敬和恭敬的礼仪来赡养父母,才是孝道。”
话音一落,果然引来众人惊叹,谢林满心以为山长会夸奖他,但山长只淡淡道“是你自己悟的,还是听人说的”
谢林表情一僵,顿时猜到山长多半已听到了消息,于是不敢撒谎,小声道“我、我曾偶然听人提起。”
山长点点头,并未多做评价,便又问起了下一题。
从四书,到五经,山长出题皆
三题过后,他突然点名,“程岩。”
程岩一怔,忙出列道“学生程岩,拜见山长。”
心里却想着,山长居然会特意点他,多半是考上舍时的那篇策文凑效了。
山长“你本经治周易”
程岩“正是。”
山长“那你来说说,圣人体无何解”
“圣人体无”并非出自于周易,而是前人一位王姓大儒对“何为圣人”的一种理解。
王大儒注易并非像以往一样用象数,而是选择了老子、庄子的思想来解易,并以此提出了“以无为本”的观点。这种观点曾颇具争议,很多人都认为拿道家来解儒家,完全就是混淆儒道、标新立异,因此很排斥。
可自前朝起,士林中受此学说影响的人越来越多,已明显有取代传统经学之势。
但学生们都知道,山长乃是郑氏后裔,如今学生们耳熟能详的周易注解,便是出自他先祖之手。
山长这么问,不少人都为程岩捏了把汗。若程岩顺着山长喜好作答,万一日后传了出去,只怕会让其他治易的考官不喜;可如果不顺着山长,那岂不得罪对方
但程岩却暗暗笑了,因为他知道,三年以后,山长将对周易做出新的注解,且正是沿袭王大儒的观点
于是,他镇定道“圣人体无,乃是以无为之心包容天下的境界,其中的无看似传于道家,但并非是指道家的无情,而是同易中大衍之数的一类似,是高于一切的存
“而无为当然也不是指道家的无为,论语有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这里主张的无为其实是基于道德上的修养与教化”
程岩洋洋洒洒说了一通,基本上都是他的自我理解,因为前生他参加的那届乡试,朝廷就首次下诏以王大儒的注解为主解,并正式列入官学。
程岩认为,这与山长所出的注解不无关系,它意味着王大儒的观点得到了郑氏血脉的认同,更代表了一种传承。
当然,也因为诏令下得仓促,那年的周易题特别简单
等他说完,整个上舍鸦雀无声,不少人心中佩服程岩有胆,但也都战战兢兢地偷眼打量山长,不知是否会召来后者的雷霆之怒。
然而山长却首次露出笑容,缓缓吐出一字,“好。”
那个“好”字,也是当日山长所给予的唯一一次肯定。
待山长又抽问几人以后,便转道去了中舍,上舍中有人兴奋,有人失落。
不少人围着谢林问他那番言论,谢林虽嫉妒程岩得了山长夸奖,但此时也得意洋洋,侃侃而谈,而何书海却垂头丧气地坐
“何兄。”
何书海抬头,有气无力道“程兄,咩事”
程岩笑着拍拍他,“山长不也没说谢林对了吗若我们此时下场遇上这题,还得按照你的解。”
何书海顿时反应过来,不论谢林所解多合乎圣人本意,至少现
他或许错了,但又没错。
“多扯。”何书海心下一松,真心笑起来。
冬至日只上早课,下午放假。
等程岩从上舍出来,就见到了庄思宜。
“只有你小南和林兄呢”程岩心下奇怪,他们四人昨日就说好要去县里逛一逛。
庄思宜笑得幸灾乐祸,“回去哭了。”
程岩“啊”
庄思宜“阮小南太紧张了,回答问题时口吃。”
程岩“”
庄思宜“听说阿岩今日很是风光”
程岩抿唇一笑,“还行,你呢”
庄思宜见程岩笑得可爱,心中一痒,“我可舍不得抢你风头,根本就没答。”
“是吗”程岩挑眉“你要想抢我风头,至少得先来上舍。”
庄思宜一笑,“你等着,明年春学,我必来。”
两人结伴回寝舍,冬日风凉,程岩穿得略显单薄,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庄思宜见了,很自然地解下披风为程岩披上。
“不用。”程岩想要拒绝,不小心碰到了庄思宜正为他系披风的手,对方的手很暖,让他有种被烫到的错觉。
庄思宜“还不用你的手凉得像冰。”
说话间,庄思宜已系好锦带,见程岩一张小脸埋
庄思宜顺势抓住程岩的手,想给他暖一暖,程岩微不自
世间少有人能够拒绝别人真心的好意,程岩也不例外。
理智上,他知道自己该对庄思宜设防,以免日后反目,又落得像前生一样伤心。但这半年多相处下来,庄思宜待他真的没话

正经影视大全尽在:Chinalumeng.net 鲁萌影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