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欺负小郎君喽!(第3/4页)

> 船已然行远,李白也不知晓,孟浩然有没有听到。
七娘就
李白沉默了。
这叫纸笔这难道不是人家隔壁酒肆钉
七娘喜提一记暴栗之后,酒肆的店家也追了出来,满面崇敬道“方才郎君的诗,我等都听到了。当真是好诗,这诗板若能记载它,也算是值当了”
说着就要把诗板送给他们,任李白塞钱也不要。
于是,回邸舍的路上,七娘脑袋上便顶着一块大木板。
李白忽略四周人惊诧的目光,坦然道“诗文作出来了,孟兄也走了,我们是不是也该回一趟剑南”
七娘对此没有异议。
唐人的乡贡中,士子虽然可以跨州县去投刺报名考试,许多文状却需要户籍地的州县出具。加之州府考试之前,要先由县尉县考,是以李白这一趟返乡必不可少。2
七娘想了想问“那小喜呢”
李白瞥一眼她脑袋顶,小喜正趾高气昂的窝
李白叹气,接过木板扛着,惊得小喜钻进七娘袖中。
李白“它的毛已经完全换好了,可以放飞。”
七娘“哦。”
“舍不得了”
“倒也不是。”七娘似乎觉得说不清楚,从袖中把鸟扒拉出来,往长空中一丢
小喜扑楞着翅膀划了个小圈儿,又迅速飞回七娘袖子里。
七娘不好意思挠了挠头“它好像不愿意走呢。”
李白无奈笑了“那边带着一起回剑南吧。”
开元十五年的春日里,小喜似乎知道自己有了个家,
夏初,剑南道草木葳蕤,正是青绿时候。
绵州青莲镇上,李家的宅院处于地段最好的中心位置。虽然碍于布衣白身,宅子占地不算大,内里却花费了不少金银,奇石花木,家具摆件,无不是照着长安时兴的样式命人打造的。
一大早,李宅除了奴婢们匆匆来去,却不见一位主人。
王氏刚起,身子还有些犯懒,索性半靠
身旁贴身婢女道“未曾。小郎君昨日用功,看书晚了些,现下还
王氏又问“大郎呢”
“回娘子,大郎昨夜又宿醉睡
王氏闻言露出满意的笑容“还是我家怜奴能让他父亲省心。”
婢子闻言垂下头,不敢应声了。
李家
府中郎君名李客,常年行走
如今的王氏是继室,育有一子怜奴,一女明悦。
提到那个只会赔钱的纨绔长子,王氏便来气,但最让她忌惮的还是二郎李白。
这个孩子跟李客太像了,任侠义气,热衷于剑技,这几年
王氏烦闷地皱着眉头“二郎来信说要回家,人大概什么时候能到”
她从家中带出来的女客奉上一杯茶,笑道“从江城回来,再怎么晃晃悠悠,这会儿也该入绵州了。”
女客正说呢,外头管事脚步匆忙“娘子,二郎到镇上了。”
王氏挥挥手。
他还是回来了,想为她的怜奴计长远,就不得不行险着。
李白可不知道,家中这位继母正
他带着七娘风尘仆仆赶回来,此刻却被一个六七岁的孩子横身拦
李白有些头疼道“怜奴,你拦
这位府中最小的郎君也不知整日被灌输些什么,看向李白的眼神里带着不屑,还有一丝丝嫉恨。他叉着腰道“你才不是我兄长,我阿娘只有我和阿姊两个孩子”
李白毫不
七娘跃跃欲试,迈开大步就要往怜奴脸上踩。李白连忙将人托举起来,看着她小脚
李白悄声附耳道“我吓唬他的,你怎么真踩啊。别忘了,我们此次回来是要州县开具家状的,别惹事。”
七娘叹气,再看向怜奴的眼神,带着一种菩萨般的光辉。
怜奴并不敛。
他整日里听阿娘的话,埋头苦、练剑,就是因为阿耶最喜欢这样的孩子。可是只要有李白
李白有什么好得意的二十多岁一把年纪,还整日游荡
而他才七岁,就会背论语了,阿娘说了,像他这么聪明的,
怜奴心中得意,伸出小手指冲李白勾了勾“你不是很厉害吗可能七岁就背论语”
李白差点被逗笑了。他憋着劲儿摇摇头“不能。”
怜奴鄙夷“切。”
七娘听得拳头都硬了。
阿郎既然抹不开面子欺负小屁孩,那就换她去欺负反正她才六岁
七娘上前一步“你要背论语是吧我家阿郎没工夫,我陪你背。”
怜奴“你谁啊”
“李白的剑童。”
怜奴还是头一回听说家里有这么号童仆,反应过来之后,便觉得被羞辱了,拍着门板道“比就比,谁怕谁你来背八佾第三”
七娘扬起一个嘲讽的笑容,流畅道“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他们争执之间,已经有人认出李白,凑上前来看热闹,此时听到七娘背的滚瓜

正经影视大全尽在:Chinalumeng.net 鲁萌影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