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不是不婚,只是这么多年一直没碰上合适的人。”华秋吟的语调已经开始沾染一丝慌乱,不由
“那你觉得什么样的人合适”沈海萍问。
总不能直剌剌地说沈海森合适,把未来大姑子吓跑吧
于是华秋吟敛了敛裙摆,半垂着头,羞答答地说“不求大富大贵,只求真心待我。两人能聊得来,或有志同道合的理想,平时一起教书育人,课后闲话家常,
描绘的图形已经很是清晰,就差把“沈海森”三个大字跃然纸上了
也是教书的,还是京大的,把范围锁死。
“哦,华小姐看来是喜欢教书先生,果然理想崇高。自己桃李天下不够,还想着和未来先生一起教书育人。”沈海萍挑了挑眉。
“我舅舅和舅妈都是中学老师,从小我就住
沈海萍心想巧了,这舅舅和舅妈,还偏偏一个教物理,一个教外语,也不知道到底说的是哪对夫妇,不会是她想象出来的吧
“我这里正有一位合适的人选,也
华秋吟心都要跳到嗓子眼了,这人,不会就是沈海森吧
难道沈海萍是想给她和沈海森保大媒,提前讨好她这未来弟媳妇
是了,嫁出去的大姑子,回娘家还不是得看兄弟的脸色她兄弟又听谁的呢,自然是听老婆的
华秋吟忽然觉得沈海萍能高嫁不是没有原因的,这位富贵泼天的妇人,到底头脑思路清晰,眼光格外长远。
如果是她一手撮合了自己和沈海森,将来自己嫁进沈家,必然时时念着她的好。
沈海萍嫁出去,他们那样的人家看着权势欲极,可万一站错队伍,倒台下来,一时便是树倒猢狲散。
沈海萍早早做下筹谋,便还有娘家可归。
而和弟媳妇处好了关系,就算以后回来做个下堂妇,日子自然也是不会难过的。
又想起,听说当初沈海森和前妻的婚事,也是沈海萍
眼下,沈海萍很有可能,不过是故技重施罢了。
但华秋吟的美梦很快就转眼间破碎了,因为沈海萍慢悠悠地说“听爸爸说,数学系的曲教授,前两年爱人车祸去世了,他爱人年轻时害了个什么输卵管堵塞的毛病,这么多年不孕不育,因此爱人走了,曲教授膝下也是没有一儿半女的。为了顾全妻子的体面,曲教授那么喜欢孩子的一个人,这么多年,对外只借口说自己夫妻两个是丁克一族。我想着这么情深义重的一个人,怎么也得好好的给他找个合适的人续弦,这不,小华你喜欢教书的,你们俩又都
其实愿意把曲教授介绍给她,已经算沈海萍抬举她了。
华秋吟脸色骤然灰白,话噎
“就这么定了吧,我回头打个电话给爸爸,请他帮你们俩说合。到时候办婚礼,就让爸爸去证婚,毕竟你们都是京大的栋梁,自己人消化了自己人,还盼着你们为京大的教育事业,继续添砖加瓦。”
这哪里是保媒,说的简直就是
她要是现
华秋吟有苦难言,但沈海萍的心思,她也总算知道了。
不就是和沈家的老太婆一样瞧不上她么
她们娘俩一个鼻孔出气,这是让她知难而退来了。
好
华秋吟是个识时务的人,觉得眼下这些都不要紧,只要她笼络了沈海森的心,不愁将来没有拿捏她们沈家母女的时候。
硬着头皮,换上笑脸,便谢道“难为沈大姐对我这么挂心了。”
华秋吟不是没有心气的人,数学系的曲一郎,他老婆
曲一郎的亡妻是做贸易公司图书翻译这块的,之前翻译俄国名著系列,曾经找人托请上门,请华秋吟协译过。
那时候是外文图书最好的光景,北京最大的国营大饭店,还辟了专门的贸易图书角来接待外宾。
华秋吟协译的第一本是安娜卡列尼娜,哪好意思钱呢,权当练练手罢了。
曲的亡妻倒是很地道的一个人,后来接了私活总也不忘捎带她,又赶上外文图书的好时候,协译的报酬自然颇丰,有时候一笔稿费结下来,能顶得上两三个月的工资了。
那会华秋吟才刚工作不久,老家的两个哥哥结婚又等着用钱。哥哥们书时的成绩并不好,因此家里只供出了华秋吟这么一个大学生,还一口气念到了研究生。
父母
华秋吟上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多半是两个哥哥出去打工挣的。因此哥哥们结婚的时候,华秋吟总想表示表示,也算报答哥哥们这些年的栽培之恩。可那时刚工作不久的她又能有什么积蓄呢,因此,曲亡妻介绍的外快,也算解了华秋吟当时的燃眉之急。
两人年纪又相仿,
曲的亡妻是个贤惠的女人,老家是内蒙古的,寒冬时节从老家捎了羊肉回来,就总三催四请的喊华秋吟上她家吃烤羊肉和羊肉火锅。
曲家她也去过几次,曲一郎算是个知冷知热的可心人,妻子
饭桌上,招呼宾客之余,总也顾着妻子,帮忙布菜夹筷。
那时曲家夫妇结婚也已经有四五个年头了,一直没要孩子。
正经影视大全尽在:Chinalumeng.net 鲁萌影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