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韵是个机灵的,不然做不到林佑的大丫头,但是她毕竟没有过书,逻辑、格局都和林如海夫妻这样饱诗书的差距甚远。墨韵隐隐约约觉得自己说错了话,但是还没弄清楚林如海为什么会问那几个不相干的问题。
林如海见墨韵还不认,缓和了面上神色,问林佑“佑哥儿,你今日瞧见院子外头的大风筝,和你昨日新得那一只,像不像”
林佑眼神一亮,问“两只风筝一样的,父亲怎么知道”
墨韵听到这里,总算反应过来了,老爷问那些看似不相干的问题,就像一条线串联起来,将自己做的事还原出来。墨韵没有受过专门的细作训练,此刻反应过来林如海问那些问题的用意,哪里还能管理好表情。无论她如何强作镇定,也是掩饰不住心中惊慌了,这种惊慌也如实反映
林如海见此,却没有乘胜追击,而是急忙掀帘子出去了。
林如海走得急,猛被掀开的帘子还
要说林如海去做什么,自然是去安排捉拿墨韵的同党。墨韵左右已经被拿住了,可以日后慢慢问,不差这一时半刻;外头若是安排迟了,墨韵的同党只怕要跑了。就是林如海这样快就反应过来,也不一定能追上呢。
林如海去了约莫半个时辰的工夫,他如何安排调派的人手,黛玉不得而知。趁这半个时辰,黛玉还小寐了一觉,直到林如海进来和贾敏说话,黛玉才醒了,揉了揉眼睛半撑起来。
林如海见黛玉醒了,道“玉儿怎么醒了你身子还没大好,再睡会子。”又转身对贾敏说“把墨韵提去我书房吧,夫人也随我来。”
父亲虽然才智出众,但是黛玉有前世的记忆,还看过原著,审问墨韵,自己说不定能想到什么别的线索。于是黛玉道“父亲,玉儿不困,我也要去听父亲问坏人。”
林如海微微一愣,黛玉能说出这样的话,
相对于她的年纪未免太成熟了些。但是听贾敏说,今日当机立断救林佑,便是黛玉的功劳,自己这个女儿,只怕有些自己不曾知道的出众之处。于是林如海亲抱起黛玉道“好,玉儿一道听一听。”
贾敏又吩咐人照看好林佑,将墨韵押入书房,自己也随林如海父女到了书房。
墨韵谈不上什么反审问手段,林如海
要说墨韵背主这件事,又牵扯到一桩风流韵事。
七年前,林如海外放,
林家不是苛待下人的人家,但也不如荣国府那样除了月钱,还动辄赏下人金银锞子。墨韵的月钱并赏赐补贴家用,不但替兄长娶了妻,娘家生活也改善不少。只是墨韵家里一直没存够替她赎身的银子。
去年年底,林如海调任两淮盐运使。因为墨韵已经做了林佑的大丫鬟,贾敏怕举家迁到扬州,一双儿女水土不服,若是再换了身边伺候的人,两个孩子更加难以适应。所以,贾敏将墨韵也带来了扬州。
贾敏原是想着,墨韵大了,到扬州一二年,待得林佑适应了扬州的生活,再问墨韵的意思,或是放其归家,或是就地配人,添一副嫁妆皆可。
墨韵受林家恩惠,林家又手握墨韵的身契,墨韵即使心中不愿,面上也不敢有丝毫不满。谁知,贾敏替林佑着想,多留墨韵一二年,却叫人寻了间隙。
墨韵卖入林家那年十二岁,已开了情窦,和表哥傅试两情相悦。原本,林如海若是继续做九江知府,墨韵便想着再等林佑略大些,便求了太太的恩典,贾敏心善,说不定能免了身家银子放出去。
偏偏林如海
林如海听到这里,不禁
满脸怒容。林家清贵人家,最重规矩,林如海就算纳妾,也是首选良妾,其次是纳母亲赏的、自己和贾敏身边的丫鬟、外头买的,也有同僚送的;断不会纳到儿子房里去。傅试和墨韵这猜测,当真折辱了林家的家风。
饶是林如海脾气好,也呵斥了此事。
而黛玉听到傅试的名字,更是大吃一惊。前世里,黛玉从贾宝玉那里听过傅试的名字,穿越之后,黛玉也看过原著,知道此人趋炎附势,狼子野心,不值得托付,墨韵的一颗心,怕是错付了。但黛玉断想不到,前世里幼弟之死,居然和此人有关。
傅试这个人,自己从原著里得到的信息还比从贾宝玉那里得到的多些。但是书上也语焉不详。只说傅家是爆
这人是自己二舅父贾政的得意门生,后来还做了通判。但是此刻,傅试还
前世林佑没有救过来,墨韵也如她自己所愿,被林家
黛玉神色不明的瞧了一眼墨韵,这女子最后怕是被傅试和指使傅试的人尾干净了。傅试能转投贾政,谋害林佑的人,和荣国府二房定然有瓜葛了。只是不知道自己的好二舅舅是知情还是替人背锅,安顿了傅试。
但是就算谋害林佑的人只是用权势之便,让荣国府安顿傅试;至少
难怪,难怪,自己头一回去荣国府的时候,贾政便斋戒去了,并没有见着自己的好舅舅。亏心事做多了,自然是要吃斋念佛的,更没脸见苦主。
穿越到现代后,黛玉看过原著,也看过不少同人文。大多都写贾政故作端方,实则伪君子。自己看原著,兼
正经影视大全尽在:Chinalumeng.net 鲁萌影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