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她心里这么想,肯定不能这么说。
偏偏韩超小时候又是那么个性子,而且吧,前段时间他还上过报纸。
大嫂拿到报纸,第一个来找陈玉凤“玉凤你看,报纸上说韩超获了个最佳尖兵称号,尖兵是啥,不就是拿着刺刀专门捅人,戳人的”
陈玉凤不理她,她就到镇子上,又跟别人说“我嫁过来也有十年了,刚来那年韩超16岁,你们是没见过,他被人追,从镇政府四层的高楼上跳下来,屁股都摔成八瓣儿了,还拎着板砖给个混混开了瓢才晕过去的,
“玉凤是不该随军,男人要关起门来打老婆,谁能知道”有人接茬说。
另有人说“可千万不能叫玉凤去首都,万一给打死了呢,男人打死老婆又不用判刑,玉凤苦守七年,可别再搭上一条命。”
大嫂顿时拍手“要我说,玉凤就该留
孙大婶心明眼亮,此时正好卖完了豆花
打量谁瞎呢,苏红不想陈玉凤随军,是因为想让她帮忙照料婆婆。
黄鼠狼给鸡拜年,她没安好心肠。
但架不住她会说啊。
苏红笑着说“孙大婶,我可是个纯孝子,我乐得给我婆婆养老送终,等她瘫床上了,我还能给她擦屎揩尿,可架不住她总想着二房,想让二房替自己养老,伺候她啊,你们说我咋整”
众人对视一眼,摇摇头散开了。
嫁个男人不靠谱,又摊上嘴巴这样会说,心黑的大房,陈玉凤的苦跟谁说
孙大婶想来跟陈玉凤聊聊,虽说解不了难,但想帮她宽宽心的。
不过到了陈玉凤家门口,看繁花深垂的院门紧闭,估计她也烦心。
于是把碗清晨卖剩的豆花放到房门前的石台上,敲敲门知会她一声,走了。
院子里,陈玉洗完了菌子,正
今儿一早采的菌子被洗的干干净净,晾
一大笸全是鸡枞,成色好的得熬成油鸡枞拿出去卖,成色差的留下来自己吃。
洗好了虾,她还得抓一把泡
桂花镇靠近首都,是北方,本不产米粉,但陈玉凤的婆婆是云南人,从云南带来的手艺,用饭米、糯米和芋头等料亲手做的米粉,爽滑筋道有嚼劲儿。
味儿独一家的好。
她先把青虾掰了头炒出虾油,再拿虾油把菌子和鲜虾炒好盖
孙大婶刚走,陈玉凤就差着甜甜把豆花端了回来。
赶着吃完饭她还得熬鸡枞呢,没时间跟人闲聊,所以刚才故意不开门的。
关于她要不要随军这事儿,满镇的人吵成了一锅粥,大家以为陈玉凤如今也是无头的苍蝇,六神无主。
实则不然,陈玉凤心里自有一本账。
原本,她确实不想随军。
两娃眼看到上学的年龄了,学校就
但最近她打定主意了,必须随军。
一则,婆婆深知兄弟妯娌易起事非,早早就分了家,把自己分
但有钱难买早知道。
原来的大嫂嘴巴跟抹了蜜似的,待婆婆关怀备至,待陈玉凤也如沐春风。
但最近婆婆猛然失明了,先时大嫂还愿意张罗着帮忙看看,听医生说老太太的病
如今只差把婆婆连铺盖卷起,扔到陈玉凤这儿了。
好的时候替自己干活,病了就扔给旁人,天下哪有这么好的事儿
陈玉凤要一直呆
不是陈玉凤不想养婆婆,只是天下没个婆婆给大房奉献了半辈子。
转头让二房养老的道理。
再就是关于闺女的教育问题了。
她不做了一个梦嘛。
醒来后她清晰记得梦里自己的人生历程。
据说
关于生不生三胎这个问题,陈玉凤倒没想过,可她本身生的是俩闺女,婆婆,娘家妈,镇上所有人几乎都
不过既然知道自己会难产,她当然打死都不生了。
梦里还说她因为跟婆婆感情深,为了伺候婆婆,要到两年后才会随军。
俩闺女是陈玉凤的眼珠子。
只要对她们好的事,她就必须去做。
鸡鸣田舍,红日挂空,陈玉凤
火舌舔吻,砂锅边缘先是冒出滋滋的油气,继而就沸腾开了。
河虾的鲜配着菌子鸡汤醉人的浓香,顿时充盈了整个院子。
甜甜看锅盖儿给顶的扑扑作响,回头喊“妈妈,锅开啦。”
陈玉凤推开笸,
转身的功夫她已经剁好了小香葱,一把洒进砂锅里,先挑出一瓦罐来,盛了汤,再把孙大婶给的那碗豆花坐
“可是妈妈,我好饿。”虽说早晨妈妈留了粑粑,可甜甜无心吃,粑粑凉了就咬不动,她早晨没吃饭,此时已经饿的饥肠辘辘了。
外婆家
陈玉凤又从锅里挑了几大筷子米粉,加了两勺汤进瓦罐,说“那你就跟妹妹,外婆一起吃”
“好的妈妈。”只要走到外婆家就可以开饭,这个甜甜可以接受。
目送闺女提着瓦罐出了门,陈玉凤也该吃
正经影视大全尽在:Chinalumeng.net 鲁萌影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