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3章 第 23 章(第1/2页)

当天下午沈孝刚提出了征粮的事情,次日户部尚书就叫他写了封折子递上去,到下午时,折子端端正正地摆
正元帝看罢拊掌叫好。
当时郑仆射也
语气中不无显摆。
郑仆射笑了笑,也不否定,顺着正元帝随意夸了几句。
心里却不屑一顾。想得到法子,跟能不能施行法子,这是两码事。这位状元郎是自取灭亡,二皇子让他征粮,想必也是走到绝路上了。
夸赞之余,正元帝心中也知道征粮的难处,他当场大笔一挥,亲自给沈孝写了一道征粮诏,要他捧着诏令去征粮。对八品小官来说,这已是无上的荣耀了。
但正元帝明显低估了征粮的难度。
从三月底提出征粮的法子,如今已是六月初了,两个月的时间内,沈孝捧着诏令征粮,关中各郡县的乡绅大族拜访了不止遍,可三十万石粮至今才征了不到十万石,且大半的粮食都是跟二皇子交好的世家贡献出来的。
而永通渠那头,崔进之拿着户部
“沈大人如今可好,捧着陛下的征粮诏
随从躬着身子,对李述汇报近来的情况。
昨日是六月初一,李述照例去了千福寺给亡母祈福。刚从千福寺回到别苑,便见府里的侍从已等
自二皇子那边提出征粮这件事后,李述自知自己也逃不过被征粮的命运,因此借着避暑的名头搬到了城外别苑住着。到如今已住了两个月了,朝堂里的大事小情都靠府里随从随时禀报,幸得近两个月来无论是太子还是二皇子都比较安生,朝中无大事,忙碌的唯有沈孝一个人。
这别苑坐落
随从跟着李述进了别苑,沿着曲折的走廊,他弓着腰将近日朝中的事情都禀报了一通,尤其是沈孝的近况。
李述淡淡地嗯了一声,也不多说。
她没有什么好说的。朝堂之事不是过家家酒,笔墨纸砚下
李述继续沿着走廊往前走,侍从哈着腰又禀报道,“公主,匠人将羊脂玉石雕好了,一人高的玉观音,没一点瑕疵,如今
李述听了就点了点头,“明日就回。”
侍从放了心,又请示道,“还有崔家那头,前几日您说给崔国公还有两位嫂嫂下帖子,看崔家这回要不要去宫里赴宴,可至今都没有回应。驸马爷两个月以来又一直
李述听了,没什么惊讶的表情,道,“崔家不理便不理罢,当初给那头下帖子,也是随手提醒一下。”
崔进之有两个嫡兄,都是跟着老崔国公
崔家
若不是崔进之靠着太子硬生生撑起了崔家的门楣,怕是所有人都要忘了昔年崔家
李述跟崔家那头的人关系都不熟,她们不愿去赴宴,那她也不强求。无欲无求过日子也挺好。
皇后生辰
这礼物也说不上有心意,无非占了个贵重,算是中规中矩。
若是礼物送得出了,压过了安乐公主,安乐她小心眼儿一生气,皇后看李述便也没什么好眼色了。这种事她经历过,如今已不会自讨苦头了。
当夜红螺忙命丫鬟们拾行装,次日一早趁着天气凉爽,平阳公主的车架起行,沿着官道往城里行去。待行到十三王坊时,已是将近中午的时候了。
马车里热了起来,李述也没心情再看书,合上书打开了帘子,透透气。
车马拐过最后一道弯,前面就是平阳公主府。朱门大开,正等着迎接公主回府。台阶下左右立着两个硕大的石狮子,石狮子旁竟然站着沈孝。
李述微微皱了皱眉。
自己
车马稳稳当当地停
她只当没看见沈孝,径直略过他就往府门口走,可她刚上了一两级台阶,身后沈孝就叫住了她,“户部提举沈孝,见过平阳公主。”
声音还是肃冷,只是夹着些沉哑,听着像好久没喝水了似的。
李述停脚,转身,看着沈孝。

李述将沈孝打量了一遍,他还是一身深青官袍,愈
沈孝见李述停下,忙道,“下官有事与公主相商,不知公主能否”
“沈大人,”李述笑着打断了沈孝的话,“本宫刚从别苑回府,此时有些疲累。若有要事相商,不妨日后再说。”
沈孝见李述拒绝,坚持道,“下官长话短说,不会占用公主很长时间。”
“短说”
李述笑了笑,“短说就不必了,你若是短说的话,全长安城的人都猜得到你要说什么。”
李述竖起两根指头,晃了晃,“两个字,征粮。”
沈孝目光骤然一缩,旋即又明了了。也是,平阳公主这样聪明的人,怎么可能猜不出他要说什么。
李述又道,“本宫累了,沈大人,今日无暇见你;后几日本宫还要忙着给皇后准备生辰礼物,也没时间见你。沈大人若真心想求见本宫,那不妨等到六月末”
六月末,那是沈孝征粮的最后期限。那时一切早已尘埃落定,再求见李述还有什么用她这分明是不想借粮的托辞。
李述说罢便转身往府门口走

正经影视大全尽在:Chinalumeng.net 鲁萌影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