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269、终章(第1/4页)

七年后
秦淮的雨一下起来就没个完,永济十三年刚入春,悬
日子的确是大好了。
晋安三年,湖广的堤坝重筑后,扬子江的桃花汛就再没犯过,永济九年入夏,户部尚书沈奚与工部官员亲临武昌府,再次主持加固河堤事宜,修缮后的堤坝,可保日后数十年无汛。
永济六年,震惊天下的屯田大案结审后,左都御史苏晋联合兵部下达咨文,令地方官员将士积极自查,隔一年,各地军屯民屯所的粮食几乎增了一倍,边疆军饷供给富足,多余的充入国库,国库盈足。
至永济七年,内阁首辅柳朝明领皇命,提出“斯民小康,家给人足”,令左都御史苏晋肃清吏治,清查官场风气;令户部尚书沈奚开放国库,安抚游民流民;令刑部尚书钱月牵重修法典,普及律法;令礼部尚书舒闻岚增办学府,广开教化。五年下来,官清民德,赋入盈羡,苏州府,杭州府一带甚至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永济十年,戚无咎
那已是永济十一年的盛况了。
但盛况还不只于此,永济十二年的第一场春雨后,建造了三年的巨船终于
听说有自东瀛高丽来的外商行至天津渡,见此巨船入水的圣景
,无不跪下朝拜。
这个矗立于东方的古老国邦,历经前朝战乱,天下割据,新朝建立,皇权动荡后,终于
然而,想要“贞观再治”,其过程必也是困难重重的。
永济五年,赤力与北凉合盟,整合大军一百二十万来犯。翌年,朱昱深亲征北疆,与大将军左谦一起分自凉州卫与邛州卫御敌。战事艰辛,互有胜负,不料永济八年,无垠谷一战后,西北军与北伐军汇合的过程中竟遭遇冰雹天,赤力北凉趁机猛攻,随军大败,死伤近二十万,大将军左谦更是身负重伤。所幸此后随军并不气馁,
北凉与赤力因此元气大伤,此后陆续又战两年,终于不支,于永济十年递来降书,向大随称臣。
北凉与赤力都是游牧一族,其中饱含游牧部落,王朝称臣,部落未必称臣,但朱昱深却不
天下大定,永济十二年最后一夜的年关宴上,众臣齐聚,
这个闻名天下的能臣,内阁次辅、左都御史大人,竟
苏时雨仕途伊始虽不顺,但景元二十三年后,她自从入了都察院,可谓一路平步青云,
苏晋致仕的消息一传出,朝中大员无不感叹,这些年朝局辛苦动荡,她一步一步熬过来,如今赶上了好日子,她也正值大好年光,却不做官了。
众臣原本以为永济陛下惜才,一定会将苏晋留
走得近的沈柳等人也没一个出言挽留的。
苏大人何以致仕,遂成为一个饶富意趣的谜。
伴着永济十三年绵延不断的春雨,随宫里已停了朝,第一批迁去北京的大臣已将行装整理妥当。
临行当日的清早,沈奚与苏晋从一家酒馆里步出,一路朝城南走去,笑道“还道你我忙于政务,疲于奔命,临到头了,连一场酒都吃不了,没想到南京城里还有开得这么早的酒馆。”
苏晋也笑道“我听说这些酒馆原也早早打烊的,但赶着今年迁都,全天下都
二人说着,走下桥头,翟迪与苏宛已
从南京迁去北京的官员分三批走,头一批由沈奚领行,带各衙门要员,先一步至北京将朝中事物安顿下来;第二批是帝王御辇,皇室宗亲,六部五寺随行;朱昱深走后,柳朝明会多留一月,将南京留都的各要务善后处置了,再带着最后一批官员离开。
因此沈奚起行是初春,而柳昀离开,便已是春暮了。
桥下垂柳,春风轻拂,苏晋顿住脚步,对沈奚道“行了,我就送你到此罢,省得到了正阳门,见到一群大员,又要多出许多别礼。”
言罢,步至道旁,折了一枝柳递给他。
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
翟迪一看这柳枝,目色黯淡下来,苏宛更是哽咽出声“三哥,您真的不随我们一起去北京么阿宛舍不得您。”
“不了。”苏晋笑。
半生为志,谋得天下安定,对得起自己,对不起他。
余生,她只为了一个人。
“有什么舍不得的,天下别离都是给失心人,真正的有心人,想要再见,鸿雁书一封,天涯海角都能相见。”沈奚将柳枝
车马辚辚上路,朝北方行去,沈奚带着第一批迁往北京的朝臣一走
,整个留都似乎寂寥了几分,生出些许苍旧之意了。
雨仍未停,从一月一直下到二月。
二月伊始,帝驾也该起行了。
这一日,十王朱弈珩与宫中的两位皇子伴着朱昱深从承天门步行而出,路过护城河,一路往朱雀街走去。
两旁有亲军开道,内侍们躬着身,为这一行天潢贵胄举着伞。
太子朱瑄慈悲,看身旁内侍全身已被雨水浸湿了,接过伞,说了句“你退下吧。”然后对朱昱深道“儿臣从前听母后说,舅父这一生慕逍遥,从前跟哪家小姑娘的扇子上题字,都写一句满天星斗人

正经影视大全尽在:Chinalumeng.net 鲁萌影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