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将自己的担心一一说了。
听话听音,周郁说得坦诚,郑四和林二就觉得有门。
郑四请教道“你觉得是再拉一个合伙人比较好,还是”
周郁等他下文。
他只能将之前和林老二商量过的馊主意说了“要不,公私合营,一部分的股份交给中州市委那边”
中州目前的支出庞大,益却很少,如果能多这个进项,会不会松口给他们更多的支持
周郁笑“那你们去试试呀”
郑四和林二就先跑工商局,问买那酒店的事。
工商局先没弄明白怎么回事,弄明白后给的回复是只负责办营业执照等等,目前还管不到这方面的事,建议他们不如去税务问问呢
税务比工商局的还要懵,更是一问三不知。
两人从这部门跑那部门,几乎将整个中州市的政府部门跑遍,终于问到新筹建的银杏区综治处,得了个准信。
那边说“你们来得有点晚了,已经好几家递交了经营申请,第一轮的资格审核都过了。”
好饭不怕晚,只要找对了地方,怕什么竞争呢
郑四是个脸皮厚的,林二也是个勤快的,两人就分工,一个到处打听综治处的话事人,一个则守
磨磨蹭蹭半个月,还真让他们得了个机会,说处长想听听他们的经营设想。
林老二惊喜“咱们这么死皮赖脸,还真有用啊”
郑四却道“一半的用,另一半肯定是他们碰上难处了。”
还真是,两人去了处长办公室,三两句话一沟通,就听出来了。
原来是综治处的修复方案报指挥部那边快一个月了,连第一轮的审核都没过,排队拿号都没资格,更不用说修复经营挣钱了
这眼见着外面各种破烂小旅馆的数量飞涨,心里慌啊
郑四人,多余的什么都没说,只泛泛谈了谈怎么经营。
谈得好不好的不知道,但那处长听肯定是听得心不
果然是卡
林二想说话,郑四一脚踩得他不敢喊痛,出了那处长的办公室才
郑四不仅不安慰,还说“咱们也要去指挥部打听打听消息。”
指挥部的一层改成了对外办事的窗口大厅,一溜几十个排开,气势恢宏得很。
按华东,华南,华中,华北,西南,西北等等分成不同的片区,又按行业分了不同的窗口,每个窗口都有两三个工作人员
中州反而被挤
一个是公共事业,一个是企事业单位,一个是其它。
每个窗口都守着人,反复讯问“我们前几天递上来的申请,有回音了吗”
回答也很简单,过了一轮审核的都
郑四挤过去看了通过的名单,过的了欢欣鼓舞,没过的自叹晦气。
他和林老二研究了几乎一整天,过的多半是公建,公共事业,重要工厂的重要设备,和对民生影响较大的。
譬如他们拉住一喜一悲的两人问了,喜的那个负责中州排污系统清理和修复工程的申请,而悲的那个则负责中州郊区某水利灌溉清理和修复工程的申请。
表面看都是公共事业,但仔细分析,排污系统是几乎每个中州市民都会用到的,对城市形象和地下水的影响大。
而那个水利灌溉工程的设施几乎都
郑四拽着人家问“为什么不自己请能力者”
那位申请者跑了很多次手续,次次被打回来,已经非常窝火了,就恼怒道“没钱,拿什么请”
所以不是不能自己做,而是没钱,所以想用重建指挥部便宜的劳力。
问题的关键来了,郑四笑嘻嘻问“你们老板不是没钱,是舍不得钱吧”
这是探听农场是公营还是私营了。
那人苦笑着摊手,老板嘛,总是要利润最大化的,所以能省就省,能占便宜就占,反正只要他们下面人跑腿而已。
试呗,一旦试成功了,那可是赚大了。
林老二也凑过来“有先例”
那人点头,当然有先例,怎么没有了
指挥部审核修复的项目,并不是只修复国家的,私人的如果条件合适也会考虑。
比如他们隔壁一个农庄,请了个育种的能力者,申报了一个变异玉米品种改良的项目,请重建指挥部帮忙修复大棚、冷库和三个实验室。
本来是没抱希望的,撞大运一样地试,没想到居然通过了,虽然要缴纳工程总估价的百分之五做修复工费,但比起采购新东西瞬间节约了好几十万的钱。
节约钱
郑四和林二蹲守了两天,把指挥部里里外外的流程都弄明白了。
先要准备各种申报资料,包括项目的详情,图纸,合法性,股权分配,大概现状,日后的经营方向等等;
申报资料若通过,开始现场审核,指挥部会派专人联系项目负责人,进行现场的勘察。
若现场勘察没问题,则会派前期的清理小组入驻,将现场按照他们的规范进行清理,当然需要项目负责人全程盯着,双方确认哪些是能修复的,哪些是
正经影视大全尽在:Chinalumeng.net 鲁萌影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