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 8 章(第2/2页)

触朝政,可以不用天天来上课,但是却不代表他能不上课。
哥儿仨书分开
小家伙
桌上整整齐齐放着文房四宝,还有他接下来要学的课本,汉人师傅只教汉学,满语蒙语由别的谙达来教。教汉语的喊师傅,教满语蒙语的喊谙达,连称呼都分的如此清楚,也不知道到底是为难老师还是为难学生。
隆小禧按捺住吐槽的欲望,看着面前那本崭新的孝经,郑重其事的翻开第一页,然后挺胸腹肩平腰直,小学生坐姿标准的不能再标准。
汤斌经历过五阿哥第一次见他时当场被吓哭的混乱场面,想着皇子阿哥天潢贵胄,七阿哥就算省心也不会省心到哪儿去,已经做好再经历一次混乱的准备。
期望值放的低,陡然看到小家伙乖乖的坐
汤斌心思百转,面上丝毫不显,依旧是一副严肃的教导主任模样,“孝经乃四书之根本,六经之总会,世祖章皇帝格外提倡孝经,阿哥以孝经为例认字学文,待学完孝经再开始学习四书。”
孝经言孝,也是儒家的重要典籍之一,虽然四书五经里没有孝经,但是自汉朝开始,孝经便被列为“七经”,前朝大儒将其称之为“四书之根本,六经之总会”不是没有道理。
满人入主中原没多少年,入关后南北征战手段有失天和,正是需要稳定人心的时候,世祖章皇帝以孝经来推广孝道,宣扬皇家以孝治天下,一来是拉拢士人,二来便是孝经本就有教化百姓的作用。
唐朝时重视孝经,国子监的学子必须通全文,唐明皇时更是亲自为孝经作注,孝道不光只有书人重视,天下百姓都该看看这书。
历朝历代的帝王皆以帝王至尊来弘扬孝道,孝经也渐渐从庙堂之上变成教化百姓的典籍。庶民不识字,要教习儒家经典自然不能照本宣科,是以之后许多大儒着手注解改造,让孝经成了民间最常用的启蒙之书。
皇子阿哥长
不求七阿哥学多快,能
五阿哥当初学的让他恨不得以头抢地,如今考校起来不也像模像样吗。
严肃的教导主任师傅放慢语速给小家伙解释为何要以孝经为开始,隆小禧听的两眼蚊香圈,听完好一会儿才中气不足的回道,“任凭汤师傅安排。”
汤斌板着脸点点头,又将入学需要注意的事情叮嘱了一遍,然后就结束了和新学生的第一次见面。
福全和常宁全程保持安静,到汤斌宣布今儿到此为止了便吩咐内侍送他出宫。
隆禧目送严厉的教导主任师傅走远,这才松了口气垮下身子,推开椅子扑过去抱住他们家二哥的腿,然后哼哼唧唧撒娇求安慰,“汤师傅真的有一点点凶。”
“是吧是吧,五哥没骗你。”常宁后怕的拍拍胸口,感觉今天的汤斌比平常温和不少,不过温和也温和不到哪儿去,他们汤师傅跟不会笑似的,放慢语速已经是对新学生最大的温柔,想让他慈眉善目的讲课大概得等到下辈子。
隆禧抬起头支棱起来,超大声的说道,“可是隆禧没有被吓哭。”
常宁
还是不是亲兄弟啦

福全看着他们俩闹腾笑道,“房间都一样,走吧,先去你五哥的位子看看。”
常宁哼了一声,“看就看,小爷我书可用功了,隆禧再调皮,以后遇到不认识的字就不要想着来问我。”
隆小禧挺直腰杆,自信满满的回道,“隆禧聪明隆禧都认识”
常七岁不置可否,坚信臭弟弟是
呵,这才哪儿到哪儿,全都是他玩剩下的。
想当年他刚开始学汉话孝经的时候也是这么自信,他常小宁那么聪明,怎么可能有他学不会的东西
结果呢,还不是哭着跑去找二哥帮忙。
两个小的斗嘴斗个不停,福全也不拦着,带着小弟参观完另外两间教室,然后再去慈宁宫用午膳。

对福全来说难于上青天的事情,
慈宁宫外早早就有宫人
太皇太后乐呵呵起身,“苏麻,快出去接接。”
阿哥所离慈宁宫那么远,别把小家伙累坏了。
“玛嬷,玛嬷常宁回来啦。”常宁进了慈宁宫就是一路小跑,小孩儿力旺盛,玩儿了一上午也挡不住他继续活蹦乱跳。
隆禧抬头看看头顶的大太阳,摇摇头一脸的难以言喻,“二哥,五哥不嫌热吗”
“没事,他傻。”福全淡定回道。
臭小子自小就坐不住,闹腾不奇怪,不闹腾才是反常。
然而话音未落,刚还对别人指指点点的另一个傻小子也挣脱他的手,迈开小短腿儿奋力往前冲,“玛嬷玛嬷隆禧也回来啦”
福全
得,刚才说的当没说。

正经影视大全尽在:Chinalumeng.net 鲁萌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