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瘠肥沃,只按方位来说,最好的地方也要留给两黄旗。
问题是,他们入关时掌控朝堂的不是皇帝,而是摄政王多尔衮。多尔衮为了抬高白旗的地位,把本该拨给黄旗的土地给了白旗,留给黄旗的就只剩下原本给白旗的那些。
四大辅臣之中,索尼所属的赫舍里氏是正黄旗,遏必隆所属的钮祜禄氏、鳌拜所属的瓜尔佳氏是镶黄旗,只有苏克萨哈所属的叶赫那拉氏是正白旗。
当年多尔衮
如今鳌拜有心把地换回来,别管他到底打的是什么主意,单单看换地那就是为两黄旗出头,为无端被打
这是两黄旗和两白旗的旧怨,多尔衮摄政的时候两黄旗面子里子丢的干干净净,好不容易熬到他们两黄旗翻身,自然是有仇的报仇有冤的报冤。
隆禧托着小脸认真听着,趁着康熙喝茶润嗓子的空隙赶紧插嘴,“如果是这样的话,鳌拜他们想换地也是情有可原诶。”
看吧看吧,他听得懂,不就是八旗内部的纷争吗,一点都不难。
如果他听不懂,那一定不是他的问题,而是讲故事的人讲的不好。
小家伙握起拳头,神气的好像解决了天大的问题一样。康熙放下茶杯,抬头看了眼他们家玛嬷,轻哼一声把小家伙翘起来的尾巴压下去,“如果只是这样那倒好办了。”
隆禧眨眨眼睛,“还有”
满清入关才二十年,再有什么恩怨岂不是入关之前的事情
小家伙哼唧几声,乖乖的缩回去继续听故事,心里不住的吐槽,八旗八旗,只两黄旗和两白旗就那么复杂,加上两红旗和两蓝旗还不得乱成麻花。
人不多关系还挺复杂。
康熙被小家伙那“怎么那么麻烦”的小眼神儿逗笑了,摸摸鼻子把人放回他们家玛嬷旁边,“祖辈的事情还是由玛嬷来说吧,三哥说不合适。”
各旗旗主都是长辈,他们汗阿玛
毕竟他也是刚刚才把关系理顺,万一不小心说错话得罪了祖宗就不好了。玛嬷辈分最高,理应依旧让玛嬷来讲。
“鬼机灵。”太皇太后笑骂了一句,倒也没拒绝再讲一遍,“要说黄旗和白旗之间的恩怨,那得从太祖皇帝时说起。”
隆禧小鸡啄米般点头,想趁祖母和兄长不注意再拿一块紫米松糕,结果小爪爪刚伸出去就被拍了回来,只能撇撇嘴当刚才什么都没干,“玛嬷慢慢说,隆禧不着急。”
小奶音儿委屈巴巴,跟被打多疼似的。
康熙知道小家伙是装的,但是还是有些怀疑自己刚才是不是真的劲儿太大了,捏捏宝贝弟弟肉嘟嘟的小爪爪,看上面没有一点儿红印儿才放下心来。
唉,娇气。
就这一点儿疼都受不了的样子,学骑射的时候可怎么办哦。
太皇太后眉眼间带了点点笑意,又有些惆怅。她原以为提起当年的事情会不好受,一直不愿意回想那段记忆,孰料现
就像
说起这换地之争,其实争的不只是地,还有旗主的地位和尊荣。
太祖皇帝努尔哈赤去世之前曾将亲自统帅的两黄旗中大部分人马交给三个幼子,即大福晋所出的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这兄弟三个每人十五个牛录,剩下的依旧由他自己统帅。
正黄旗和镶黄旗加起来一共六十五个牛录,除去分给多尔衮三兄弟的四十五个牛录,太祖皇帝手里还有二十个牛录充作亲军。那会儿太宗皇帝还是正白旗的旗主,统帅的是正白旗。
太祖皇帝晚年明确给出命令,镶黄旗旗主为阿济格,正黄旗旗主为多铎,等他死后,他手里的亲军留给多铎,再另外分出一旗给多尔衮统帅。镶白旗旗主杜度被调去镶红旗,空出来的镶白旗旗主之位就是给多尔衮留着。
这般安排,几乎已经是公开宣布他选定的继承人是多尔衮。只是以多尔衮为镶白旗旗主的命令还没来得及下,太祖皇帝就去世了。
之后的兄弟相争太过残酷,说给皇帝听还好,隆禧小家伙还是别听了。
太皇太后略过中间的同室操戈,只是把最后的结果讲了出来。其实不用讲小家伙也该知道最后的胜者是谁,不然现
太祖皇帝去世之后,太宗皇帝皇太极趁乱继位,继位后立刻以长子豪格为镶白旗旗主。多尔衮没了旗主之位,不过却保住了原本属于他的那十五个牛录,和以前一样依旧归附于阿济格的镶黄旗。
满洲以黄色为尊,太宗皇帝既然已经登上帝位,没道理两黄旗不
隆小禧听到这里眉头一皱,下意识觉得要出事,“然后呢”
“然后然后就是换旗喽。”康熙啧了一声,觉得给他们家玛法出主意的真是个人才,“不是换人,是给旗换名字。按照规矩,镶黄旗和正黄旗应该由大汗亲自指挥,但是玛法掌控的是白旗,陡然换成两黄旗的将士,那边的将士不一定服气,他手下的亲信一时半会儿也适应不了。于是有人给玛法出了个主意,把正白旗镶白旗改称正黄旗镶黄旗,原本的两黄旗就这么变成了两白旗。”
两黄旗和两白旗的旗号一换,太宗皇帝
鳌拜索尼这些新黄旗的
正经影视大全尽在:Chinalumeng.net 鲁萌影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