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顾青云书的刻苦努力,顾青亮毕竟还是一个真小孩,他又不是传说中的天才,学东西肯定比不上顾青云快的。
而顾青云呢他不会为了照顾顾青亮的情绪故意放慢自己的速度,因为这个书的机会来之不易,他要表现出自己的价值,无论是伪装起来的天赋还是勤奋的态度,实
他不想让家人后悔。
所以顾青亮就悲剧了。
顾伯山见状,生怕顾青亮以后厌学,就决定先让他玩一年,等懂事点再开始教,主要是和顾青云错开时间。
于是,顾青云就享受到了几乎是一对一的教学模式。
每天辰时大概七点钟起床,学习到午时十二点左右,下午就自由活动了,因为顾伯山还有村务要处理,或者还要出外走访一下朋友,不可能把时间都花
此外,还有顾青明也要教呢。
剩下的时间就靠顾青云自己把握了,他毕竟不是真正的小孩子,没有像顾青明一样有空就出去玩。他事先做一个长期的计划表,再做一个短期的计划表,比如前一天都会做出一个计划表,第二天就根据安排表来学习,这样就显得有条不紊,可以时刻督促自己努力。
他现
如果是那些以书传家的世家大族,书是一件按部就班的事情。
四岁或五岁开始
认了字后,开始孝经、大学、中庸,这是对这个世界的基本认识。每天都是先温习旧的知识,能背诵串讲则过关,旧书温完,才开始学新书。
学完这三本后,开始学论语和孟子,这是更进一步了。
他们一般七八岁要过学、庸、论、孟这四书关。
先孝、学、庸,后论、孟,这个先后顺序一般不能颠倒。
接着过五经关,分别为诗经、尚书、周易、礼记、左传,这是更深更难的内容了,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
这就是常人所说的四四书五经了。
等把这些都得差不多,人也就十五六岁了,接着可以去试试考秀才。
当顾伯山和他说起的时候,顾青云目瞪口呆。
知道古代书难是一回事,真正身处其中了才明白其中的艰难。
“所以说想考上一个秀才,起码要把这十三本书背完。”顾伯山对着孙子和侄孙,叹了口气,道,“你们俩是幸运的,想当初爷爷书的时候,为了凑齐这些书就花了很多力,家里的银钱都用来买书了,甚至要卖地卖田才凑够。”
顾青云心里暗自点头,这些书加起来起码要三四十两了吧甚至更高他暂时不能估算出来。如果自家没书的话就要向别人借来抄,甚至是
“书可传家,当初逃荒的时候,大家都劝我多带其他东西,不要带这些书,我不听,自己一个人背着。后来,大家又劝我把这些书换成粮食,我认为还没到山穷水的时候,硬是不换。一直到现
顾伯山的神情带着追忆,又带着骄傲和自豪。
顾青云和顾青明看着这些书的眼神顿时不同了。
“那爷爷,那我们能
顾伯山捋了捋胡须,微笑道“如果努力的话,还是可以的。不过本朝还加了一本算学九章,考秀才算术是要考的,比重颇大。要全部学完,你们以后就不能浪费时间。”
说完他还意有所指地看向顾青明。
顾青明的脸蛋微红,知道自己比较贪玩,现
“大爷爷,您怎么知道这些书人家的事呢”顾青云反而对这个有兴趣。
“这都是爷爷赶考的时候,和别人有了来往才知道的,书不能自己一个人傻,还得经常和别人交流,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科考。”顾伯山神情有些羡慕,继续道,“那些有着书传统的人家家里管得严,只要学生勤快,为人肯努力治学,他们考上秀才的机会比我们大多了。爷爷去赶考的时候,人家十五岁已经是秀才了,爷爷还是一名童生。”
顾青明“哇”的一声。
顾青云则知道大爷爷说的没错,还有人人二十岁出头就已经考中进士,其他头
这个不稀奇。
“像我们这样的农家子,即使家里比别人多出几亩地,
顾伯山的语气很是怅然,对着两小的说道“所以现
顾青云点点头,知道大爷爷说的话很实
受他的语气影响,顾青明也猛地点头表示赞同。
“爷爷也只能这么教你们了,先让你们把这些书都背诵,至于里面的意思,能解答的就给你们解答,不能解答的,只能靠你们自己悟了,或者去和别人交流,如果能到镇上或县里也挺好,有同窗可以交流,可惜现
顾伯山语气很是遗憾,说到底都是没钱造成的。幸亏他当时选地方居住时,就特意选
林溪村虽然山清水秀,但平坦的地方较小,后面的都是大山,能种地的田地也会跟着变少,但村里距离镇上和县里的路程都差不多,走路只需半个时辰即可,算是非常近了,所以当时即使比林溪村更深处的村落可以分的田地更多,他也一力主张
索性他
现
不像他们村,以后,有机会孙子们也可
正经影视大全尽在:Chinalumeng.net 鲁萌影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