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51章 第 151 章(第1/2页)

诸葛亮出现
为了伐吴一事丞相已目不交睫地忙碌了许久,如今总算是尘埃落定,也该手歇一阵了。
他顺着袖袍间的日照扭过头。
丞相是孤身而来。
积年不变的旧氅压身,越
明明是这样规行矩步、毫厘不僭的一个人,陛下为何要防着他
麋照目光落
把所有的不忿都迁怒到李隐舟身上不算是君子作风,他心知肚明。
挑拨归挑拨,君臣之间若真无一丝罅隙,谁又能撬动分毫
仿佛听见少年心头一席小声的嘀咕,诸葛亮深静温和的眼微搭下,朝他宽和一笑“孤来接伯松回府,你彻夜未归,府上也该等得焦急了。”
麋照怔一怔,这才想起他无召长留宫中终不合礼数。
眼下刘禅和诸葛乔都已脱险,又有丞相亲自来接,麋照料想这李先生不能再兴风作浪,吃人似的冷着脸瞥他一脸,提枪便阔步走去了。
小阎王一走,诸葛亮道“伯松好些了么”
其实他一来一去间也不过半日的功夫,病榻上的少年又能好到哪里去。李隐舟打量着他,那平静随和的神情并未变过,像是

这一刻他不太像那个无所不能的智者,反有些世间凡人的庸俗。
李隐舟很想劝慰两句,然而想了想,只将搭脉
刘备金口已开,一时半会也不会轻易变动,如今宫内算是个安全的地方。
诸葛亮侧身坐
何况以子为质,时刻都有被迁怒的危险,今日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但养着养着,却也养出了感情,无法割舍。
诸葛亮顿了一顿,低道“昨夜,多谢先生出手相助,否则孤真不知以后如何面对兄长了。”
李隐舟的那点算计,想必是瞒不过诸葛亮的眼耳,此刻听他认真而低缓的声音,不知怎的,李隐舟忽想起了师傅
人活于世,谁又能免俗
诸葛亮未必棋输一着,他是智者,但非圣人,也有人伦之常,放不下骨肉亲情。
李隐舟低道“丞相不怪某”
“没有你,伯松便只能死。”诸葛亮展着养子的手,拿锦帕擦去他掌心的细汗,语气平淡,轻轻地道,“何况陛下忌惮孤也非一日两日,伯松是无辜之人,不该成为孤揽权的祭品。”
他说得这样透彻,李隐舟不由一愕,忍不住问“丞相不怨陛下”
诸葛亮
当年孙权令周瑜驻兵留守,一为战后修养,二也为重新布置防线,牵制周瑜的兵权。
自赤壁战后,李隐舟没有见过周瑜。
但从那时张机转告的表情,他知道公瑾应是无怨无悔。
一将功成万骨枯,而一个帝王更注定要踩着无数棋子上位。能做帝王的人,生来便要无情,便要寡义,又要手不染血足不沾尘,以孤独之身,度人间百年。
世人看诸葛,常赞其忠诚,叹其痴傻,分明怀帝王之才,却终无取代之心。可这一刻李隐舟明白,诸葛亮只能为相,为臣,为人手中棋子,而终不可能取代刘氏。
太看中情义的人,注定做不了皇帝。
和风掠过窗外竹林,引来潇潇落叶拍窗。一片极静极深的沉默中,李隐舟想起了什么,忽也一笑“所以丞相要请兵东征。”
若成,诸葛亮亲自领军出征,或许还能以一身才智积极应变,挽住狂澜。
若不成,他已将野心与胆量示于天下悠悠,便可替刘备洗去凉薄猜忌的恶名。
诸葛亮只用那锦帕擦着少年苍白濡湿的脸颊,表情淡如止水“或许,这场仗早就该打了。”
李隐舟并不清楚他这个“早”,指的是吕蒙白衣渡江时,还是更早之前湘水分治之前,但数年的往来纠缠,两国之间的恩怨早已不是个人的力量可以分解。
而他比任何人都清楚。
过去种种,唯有令一场大火燃,焦土之上,终将迎来新的时代。
轻风吹斜了竹梢,无数闪动的光点投
诸葛亮的手微微一停。
“父亲”诸葛乔急着想要起身,被李隐舟眼疾手快地按下。
他稳声道“少主胸中尚存竹管,暂时不可动作。”
临时用的竹管比不得现代化的引流管柔软坚韧,为保安全,李隐舟决定先对其拔管封腔。
这次加用了华佗改良的麻醉药剂,拔管过程异常顺利。
李隐舟慢慢舒开一口气。
诸葛乔下巴抵着颈窝,拧着眼看着胸侧染血的伤口,心头仍有余悸,想到突然杀出的黑衣人,不由又有些急切“父亲,袭击的人恐怕不是吴人,是”
“孤知道。”
少年的话被打断。
诸葛亮放下手中的锦帕,手指搭
刘备很快整军而
快得甚至出乎了李隐舟的意料。
张飞的死讯是六月才传来成都的,而刘备只花了一个月的时间便调集了四万兵马。
即便早有东征的准备,刘备行军的步伐也稍显得急切了些,但
一刻也不能迟缓。

正经影视大全尽在:Chinalumeng.net 鲁萌影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