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妹俩回到家, 把买的东西分了之后,李睿把卖方子的五百两和卖猪肉干的五十两银子递给姜秀娘。
自从分家后,管钱的是秀娘, 大小事儿当家做主的是李睿。李老实是他们家耳根子最软的, 为了防止李老头几句话就把他忽悠了,全家一致通过,以后让大哥李睿管家。
李老实也知道自己的毛病, 上辈子他们家的悲剧,都是因为他的愚孝造成的。这辈子他就老老实实的当个又聋又哑的阿翁。
秀娘把五百两起来,把那五十两又塞回李睿手里:“睿哥儿, 庄子里的很多人都知道智儿打了一头野猪。
既然这样, 倒不如你现
还有就是, 把你二弟三弟也给带去,尤其是智儿,待
你们三兄弟都要去镇上书, 这每天走路得很长时间,坐牛车散学的时候不一定赶得上。我就想着要不咱也买一头牛,让你爹赶着每天拉个人挣个脚力钱,顺便接你们仨。”
李睿点头:“这主意好, 其实买马车是最合适的,不过马车比较贵,我们还是买牛车吧。农忙的时候,还可以耕田。
我有个同窗家是做牛马生意的,明天我去镇上找他,请他帮忙选一头温顺的牛。”
第二天一大早,李睿就带着李智去了镇上,找到他的同窗。那人很豪爽,帮忙选了一头温顺的母牛,价格也很合理。
李睿又配了一辆牛车,他之前赶过牛车,付了银子,去衙门备案等一系列手续办完,兄弟俩才赶着牛车回了李家庄。
进村的路上,遇到婶子大娘问牛车的事情,李睿都是笑脸相迎:“这不是前些日子我二弟打了一头野猪,我娘把野猪肉做成了肉干,卖了二十两银子。
想着我爹这身体虽然快养好了,往后地里的活是干不了了。就给他买了辆牛车,挣个脚力钱。以后各位婶子大娘叔伯要坐车去镇上,招呼一声哈。”
兄弟俩把牛车赶进院子,卸了后面的车,把牛拴到后院新搭的牛棚里。
慧娘和李勇围着牛转了几圈,李睿拍拍李勇的脑袋:“以后喂牛的活就交给你和慧娘了。”
李勇眼睛一亮:“那我是不是就不用去学堂书了”
“想得美,必须去,你
李老实摸了摸牛头,悄默默的去舀了一瓢灵泉水,牛喝了灵泉之后拱了拱他,然后就卧到角落里默默吃草去了。
李老实对噘嘴的小女儿慧娘说:“慧娘安心跟你姐学刺绣就好,这牛爹来喂。”
慧娘一听,顿时觉得还不如去喂牛。她没耐心,坐不住,不想学刺绣。就想每天跑出去疯玩儿,只可惜大姐压着她每天
她现
小姑娘以前盼着大哥赶紧去学堂,结果
她努努嘴跑去问坐
姜秀娘有些奇怪:“慧娘,你怎么突然想起问这个了是听谁说什么了吗”
慧娘支支吾吾半天:“丽娘她姐嫁到了隔壁刘家村,我就问问,我姐是不是也得嫁出去”
姜秀娘一脸温柔:“你姐还小,娘想多留她两年,咱们不着急。这女人嫁人犹如第二次投胎,可得慎重。”
李睿从后院走过来,拍了拍慧娘的脑袋:“你有操心你姐的功夫,倒不如好好学学你的刺绣。是谁夸下海口,说要给我绣个荷包
等慧娘心虚的跑了,李睿对姜秀娘说:“娘,大妹还小,她的婚事且等我考过童生试再考虑。这两年若有人上门提亲,您不要应。”
姜秀娘点头:“我跟你爹也是这么想的,秋娘还小,想多留她几年。”
李老实试着赶了几回牛车,自从他喂过牛灵泉水之后,这牛对他格外亲近。
每天早上他赶着车送三个小子去书,不同的是李勇和李智去的是蒙学班。
教他们俩的夫子以前教过李睿,对于这两个聪明但是坐不住的淘小子颇有些恨铁不成钢。
李睿原本是唐夫子最看好的学生之一,
李睿回来后,唐夫子还单独给他开小灶,本以为他的学业一定荒废了不少。没想到一考教才知道,李睿这些日子
唐夫子欣慰的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好好,老夫没有看错人,以你的水平可以参加明年的县试。”
李睿恭敬的鞠了一躬:“谢谢夫子您的教导,我一定会努力的。”
秋娘把绣好的扇面、荷包、帕子还有两幅大图用布包好。秀娘把自己做的绣活也拾好。
母女俩换了衣服就准备出门,慧娘不乐意了:“娘,您是不是忘了什么”
姜秀娘故意逗她:“我没忘了什么啊,你姐和我做的绣活都
慧娘拽住她:“我呢你们都走了,就留我一个人
秋娘挑挑眉:“你去干什么我们是去锦绣阁是卖绣活,你也绣荷包帕子了”
慧娘气鼓鼓的搂住她的腰:“反正我也要跟着你们一起去,难道不卖绣活儿就不能去啦”
姜秀娘捂嘴笑:“行吧,那你就跟我们一起去吧。”
李老实赶着牛车
李老实穿着厚实的羊皮袄,带着帽子,赶牛车也不觉得冷,姜秀娘坐
等到了村口,还有几个
正经影视大全尽在:Chinalumeng.net 鲁萌影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