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 14 章(第1/2页)

第十四章
张晓珠提了个盖着布的篮子,低头从县供销社门前匆匆走过,进了一条仅能容纳两人并行的小巷。
外头看起来很不起眼,里头却挤了好些人,有女的有女的,有老的有少的,不是头上戴着斗笠,就是裹了头巾,总之看不清楚五官,一听见有人进来的动静,所有人都停下了手头的动作,齐齐朝巷口看去。
看见来人打扮,就知道是同一条战线的战友,里头的人松了口气,又恢复了之前的动作,有个别人偷偷摸摸进行着钱票交易,跟做贼似的把东西换好,就头也不回地跑了,生怕被人逮住。
此处正是县城里一个重要的黑市据点,张晓珠哪怕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计划经济时代,国家掌控物资,衣食住行各行各业,全都得凭票购买,总有的人过剩,有的人短缺,就滋生出了见不得光的底下买卖黑市。
要是有人举报,甭管买的卖的全都吃不了兜着走。
可黑市的东西不要票,价格又远比正常高出几倍,利润巨大之下,总有人铤而走险,又怕被人认出,就拿点东西挡
“同志,你篮子里的是啥东西”张晓珠一走进来,蹲
“是啊,俺家有好几个弟弟妹妹,光靠每月
“等了一上午,也没见着卖粮食的。”
“可不是,这年头啥都缺,粮食那是特别缺。我听说去年别的地方闹饥荒,饿死了好多人。咱们这还算好的了,饿是饿了点,好歹没死啊。”
“到底是啥啊,快给我们看看。”男人等的脚都冻僵了,跺着脚催促道。
“我家自个儿做的地瓜粉,你们要不”张晓珠退后了一步,小心地揭开那块盖着的厚布,露出底下呈块状的灰白色地瓜粉,“刚晒好的,新鲜着呢。”
超市里不缺米面,但这年头太缺了,而且品质远远不如后来数代杂交培育出来的优质大米,她要是拎着一篮子质量上乘的大米或者面粉,跑到这里做买卖,哪怕是
地瓜粉不管
“要的要的,咋卖啊”男人立马问。
“一碗一毛钱。”张晓珠指着篮子里的搪瓷碗,比普通的碗要大很多,但又不算深,一碗能装六七两,比普通价钱足足贵了三四倍。
其他人也没被吓到,男人利索地从裤腰带里拽出一个小袋子,里头
张晓珠了钱,二话没说装了五碗,男人接过手掂了掂重量,也有三斤多,脸上露出了点满意的笑容,很快就低着头离开了巷子。
“给我来三碗。”
“我也要五碗。”
“来十碗吧。”
地瓜粉没法单独做成吃的,来之前,张晓珠还犹豫过会不会有人要,可等她亮出东西以后,场面的火爆程度,却超出了她的想象。
还没过半小时,她带来的十斤地瓜粉,全部卖了个光,就连那些原先
有人问她,“同志,你哪个村的”
张晓珠留了个心眼,说的南口村。
“我知道,南口位置好,粮食得多,社员日子都过的好好嘞,不怕饿肚子。你瞅这小同志家里居然晒地瓜粉,换了我们那,根本舍不得,从地里就蒸了吃了。”有个少少的卖了两碗地瓜粉的中年男人
张晓珠拍了一下自个儿脑袋,这才明白她走了个误区。

还好她说的是南口村,那里是县里数得上号的富庶村子,要换了他们白沙村,恐怕就要被人问上一句,她家是哪门哪户了,张晓珠拍着胸口,暗道好险。
为了到县城里弄点钱票,她提早了三个多小时干完了今天的活儿,还特意找刘主任借了自行车,不然光从南口村走到县城,天都快黑了,啥事儿也办不成。

不是来买东西,就是来卖东西的。
张晓珠来了神,走过去拍了下他肩膀,“同志,你卖啥”
年轻男人被吓地差点跳起来,转身看到是个小姑娘,拍着胸,松了口气,“不好意思,我是头次来这种地方,有点紧张。我是来卖东西的,你要不要这些。”
他从兜里掏出几张皱巴巴的小票,眼巴巴望着张晓珠,哪怕她长得黑黑瘦瘦,身上的棉袄打了好几个补丁,不像是有钱的样子。
张晓珠接过来,一张一张地翻看。
她挑了下眉毛,吃惊地看了一眼年轻男人。
“我,我
除了糖票,最难得的应该就是工业券了,能够凭券购买很多东西,比如毛巾、毛线、铝盆、搪瓷杯之类的工业品,除非家里头有关系,不然农村基本弄不到券。
张晓珠把两张工业券抽出来,翻到最后,还看到三张棉花票,两张一市斤,一张一市两,算是很难得的大额棉花票了,她把这三张也抽出来,“这些多少钱”
年轻男人涨红着脸,张嘴说不出话。
来之前只想着要卖,却没想过卖多少钱,被张晓珠一问,直接懵掉了,结结巴巴地说“多,多少钱一张两,两”他犹豫了一下,又沉默了。
“这样吧,这几张两块钱,可以吗”年轻男人的眼睛一下子挣的老大,张晓珠心里稍感满意,还好没有狮子大开口,虽然价

正经影视大全尽在:Chinalumeng.net 鲁萌影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