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考过功名的人,他的眼光和那些行商的自然不同,再加上他本就聪慧,如今看来也不算死板,那么自然就成了好人选。
其实除了李岩,陈景书觉得大部分从小苦,走科举路子又有了些成效的人,都不会愿意去海外的。
如他所说,海上风云变化无端,谁也不知道会不会出意外,还不如留下做官老爷自
但李岩显然不喜欢做官老爷。
他当年想做官是因为不甘心想报复,也想给自己和母亲求一个公正,如今却觉得,若这世上无大变革,就算他做了官老爷又能带来多少改变呢不过就是给自己出一口气,然后继续蒙着眼睛自欺欺人罢了。
将出海的事情托付给李岩之后,陈景书便继续忙碌。
之后几年陈景书觉得自己的经历异常丰富。
他
因为五年后,陈景书受封建安省总督。
不到三十岁的总督
这圣旨一下,可以说整个官场都要翻过来了。
陈景书自己也是一脸懵逼。
他最初是四品,后来干了两年提了从三品,但官场向来是越到高层越难走的,多少人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耗
陈景书本以为自己也得熬个资历,怎么说也得
他如今不过二十几岁,待个十来年也没什么。
哪知道不过前后不过五年,皇帝就给了他这么大一个惊喜。
不,说是惊吓还更加贴切一点。
吓得陈景书连忙给京城写信,请各亲戚好友打听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情,结果大家比陈景书更懵逼,压根没什么有价值的回答。
直到这时候,赵载桓的一封信让陈景书觉得自己似乎摸着点头脑了。
赵载桓言近些年皇帝的身体大不如以前,衰败的很快,朝中不少事务都交给他处理,心培养他,去年又给他定下了太子妃的人选,竟也是家中颇有权势的,之后又陆陆续续重用了不少赵载桓的人,想必是皇帝有所打算。
有所打算
陈景书看到这里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皇帝这是打算给太子铺路了。
而作为如今赵载桓最看重的人之一,陈景书自然也是皇帝着重培养的人。
这些年可劲儿的折腾他,其实也是一种磨练。
如今皇帝皇帝给了他一个总督,只要皇帝能撑住几年,那么几年后陈景书再回京,那就足可以
就算撑不住,有一省总督的分量,也是赵载桓极大的助力了。
陈景书叹了口气,若是这样的话,这总督的职位,他便不能推辞了,不仅不能推辞,还一定要做,并且做好。
不过,三十岁都不到的总督,怎么想都有点吓人。
然后陈景书见识了一把皇帝的不要脸程度。
对于众人反对,说陈景书年纪太小的时候,皇帝看朝臣们的眼神充满了鄙视“陈景书是多少岁中的状元,你们又是多少岁才入的进士这能比”
当时满朝大臣都沉默了。
哦对,按照一般惯例来说,陈景书如今这年纪,多数还
皇帝道“朕也不是不知道,多数人都是三十岁,四十岁才中了进士,之后做官十几年,混到五六十岁,也差不多可以做个总督了,但陈景书不一样嘛。”
陈景书十八岁就中了状元啊
而且是个含金量超高的六元及第,和普通的状元都不同,更别提是进士了。
而且,能够十八岁就中得六元及第,本就证明陈景书比一般人优秀,那么他晋升比旁人快也就很正常了。
这么一算,陈景书从中状元到如今也快有十来年了,如果真的照着皇帝之前的方法算,
这好像也没毛病
没毛病才怪呢
但众人看着皇帝如今的身子骨,再考虑一下太子殿下与陈景书的关系,聪明点的,都琢磨出到底是怎么回事了。
若是旁人,他们除了年龄,还能以资历和功劳说话,但对于陈景书,好像这一点压根不管用。
赵载桓一早就冷笑着说过“无能之辈才熬资历,有才干者自当凭功勋,我大晋就是熬资历的官员太多了”
要说陈景书没功劳看看沿海地区这两年的税,谁都说不出这话来。
从一个百废待兴的重灾区到如今大晋的税支柱之一,只用了不到五年的时间,这种成绩,谁都说不出个不是来,否则只要一句话就够了“你bb,你倒是拿出个更好的办法来啊”。
没人能
北静王对陈景书更是推崇了。
应该说沿海政绩如此之好,北静王可是最大的受益人,他自然是旗帜鲜明的支持陈景书。
嗯,表面上是支持陈景书,实际上是向太子和皇帝卖好。
站错队这种事,北静王觉得人这一辈子有一次也就够了。
于是陈景书的职位就这么定下了。
当然,和陈景书一起懵逼的还有黛玉。
毕竟,总督夫人肯定是要封诰命的吧
接到圣旨的时候,黛玉看看自己那已经能打酱油,但却还没见过亲爹一面的女儿,再想想陈景书这简
正经影视大全尽在:Chinalumeng.net 鲁萌影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