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冰释前嫌(第1/2页)

沈沅哭到后来,整个人就跟喘不过气来一般,只能无声落泪,却哭不出声音来,更说不出话来。
到底是自己亲生的女儿,沈承璋见她这个样子,面上也有些动容。
而最主要的是,沈沅性子倔强,以往都是宁愿挨打受罚,也绝不肯低头认错。但现
这还是沈承璋第一次听到沈沅主动认错。第一次见到她这样,总归是会心中触动更大。
于是沈承璋心中的怒气不由的就随着沈沅的哭声慢慢的消散了。不过他还是板着一张脸,冷声的问着“你真的知道错了”
沈沅哭着点头“女儿自从到了常州外祖父家之后就日夜反思自己,当时就晓得自己错了。”
“你既晓得自己错了,那你给你母亲写的信中怎么还一直抱怨,还要你母亲想方设法的促成你和李修源的婚事”
沈承璋说起这个心中就有气。
沈沅的母亲陈静素是个温和贤良的人。她十六年那年嫁到沈府来,沈承璋虽然对她并没有很炽热的男女之情,但还是很敬她的。而且到底
当然,不守制也不成。陈静素的父亲虽然告老归乡了,但朝中还有许多的门人和学生
听到沈承璋说起那封信,沈沅记得确实有这么一回事。
上辈子她到了外祖父家之后,心中对沈承璋将她遣送到外祖父家还是有怨气的。而且那时候她心中如何放得下李
修源所以就写了封信给母亲,抱怨了父亲两句,又让母亲一定要促成她和李修源的婚事。
但这样的一封信,父亲如何会知道沈沅是敢确信母亲绝不会主动将这封信给父亲看的,除非是被别有用心的人特地的拿去给父亲看,好让父亲心中越
这个人,只怕最有可能的就是薛姨娘或是沈澜。自然其他人也有可能,毕竟上辈子她确实很不会做人,得罪的人不少。
沈沅就哭道“这封信是女儿
自然上辈子就算她到了外祖父家也压根就没有反思过自己,整日的只想着如何能早日回京城,又如何才能嫁给李修源。后来母亲死了的消息传来,她心中悲痛不已,竟然昏厥。那时候母亲临死前又遣人送了一封书信给外祖父,请他关照自己的三个儿女。又说了沈沅和李修源的事,请他促成。外祖父问了她的意思,然后就去信同父亲说了这事,父亲不得不同意。随后外祖父又请了昔日自己的下属,现如今已做到了右都御史的陈大人出面做媒,竟然就将她和李修源的这门亲事给定了下来。
李家祖上虽然也出过文华殿大学士,还出过尚书这样的高官,李修源的父亲也做到了翰林院学士的位置,但不幸前几年亡故了,所以李家现
所以李修源的母亲当时就同意了这门婚事。而沈沅随后也一直
想起这些前尘往事,沈沅心中只觉感慨不已。
她还记得她这辈子重生过后两日,外祖父让人叫了她到他的书房去。
外祖父一生养育了一儿两女,不幸早年外祖母亡故,其后又是儿子亡故,只遗留下一个孙子。两个女儿,现
沈沅见到外祖父的时候,就觉得这短短的一两日间他仿似就苍老了不少。
外祖父见她去,就同她说着“你母亲故去之前,给我来了一封信,我也是昨儿才到。”
外祖父说到这里就叹气“你母亲
沈沅自然是不想的。
上辈子等嫁给了李修源她才知道,原来李修源心中一直喜欢的是他老师的女儿谢蓁蓁。她那样一嫁,就生生的拆散了他们两个人,而自己最后也那样的不得善终。
她谢了外祖父的好意,坚定的回绝了这事。外祖父随后便也不再提起这事,不过现
很显然是之前有人一直不停的
自然一开始她的女红针凿是很差的,跟随着常嬷嬷学了之后才慢慢的好了起来。不过她觉得就算自己一开始做的女红针凿再差,那也应该遣人将自己做的东西送给父亲。其后她的女红针凿慢慢的好了,那就更应该将自己做的那些东西送给父亲。
虽然她做的都是些小东小西,但一来这样可以表明她这个做女儿的心中是时时有沈承璋这个做父亲的,而且还关心着他的冷暖。而这二来,也是最重要的,她这样做,就相当于
她静下心来,会看以往她最不屑于看的那些有关女子三从四德的书,她会诚心的为母亲祈福,每日手抄佛经,她还学会了女红针凿。这些,都是她
有的时候,实际行动可比说什么要有震撼力的多。
而果然,父亲见了她抄写的女德、女诫等和佛经,接了她亲手做的那些绫袜,护膝之类,竟然难得的给她回了一封信。虽然信里面的措辞依然还是很严厉的,但这已经是个好现象了。
只可惜这一封信后父亲却再无书信到。沈沅猜测应当是有人
上辈子她可是直等母亲的孝期过了才从常州回京城的。
只不过没想到这提前回来,竟然会
沈沅将脑中忽然而起的这个念头摒弃掉,随后就又哭着说道“父亲,女儿到底有没有知错,有没有改,这一年中我遣人给您送了我抄写的那些女德、女诫和佛经,还有那些

正经影视大全尽在:Chinalumeng.net 鲁萌影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