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 9 章(第1/2页)

隔天一早,唐林
唐木唐林出
唐明挑选的很仔细,这可是要给儿子做水壶的,不能太大了,儿子拿不动,也不能太小了,装的水少。唐石倒是没这顾虑,木头已经很大了,大点的竹筒他也背得动。
唐竹就帮着两个人一起挑选合适的竹子,想趁着这一次多做几个竹筒,这样以后去镇上就可以
他们挑选好了竹子,砍断后,扛到了周大家里,周大他们刚吃完朝食,要出去种地了,看到唐家兄弟,停下步伐,问道“唐老大,你们这么早拿着竹子过来,是要做什么东西吗”
“是啊,你也知道,我们家两个小子去了私塾,既然去念书了,就想着找你做两个背箩,最好有盖子的。”唐石扛着竹子,虽然累,但说到儿子念书的事情,满脸都是笑意。
周大昨天就听说了唐叔家的两个孙子去了李家村上了私塾,今日一看到他们,立马打听其中的细节,特别是束脩方面的,问的特别细。
唐明看到周大旁边的半大小子,想想这个孩子也已经8岁了,难不成周大也动了心思不过,现
打听了七七八八,周大立刻说“这几根竹子做背箩够了,不过做之前要准备蛮久的,要不这样,我这里有之前就劈好了的竹篾,今天先做一个,你们先用,剩下的一个几天后再来拿,怎么样”
“那真是太好了,我们还正
反而唐明最近一直
“这背箩,我们拿去镇上卖,一个8文钱,不过你们砍了竹子,那就算一个6文钱,怎么样”周大的婆娘一听,怕周大直接说不要钱,直接走过来说。
以前还真出过这种事,同一个村子的,周大抹不开脸,就没有要钱,结果倒好,整个村子的人都来拿了,周大的婆娘一想起这事儿就来气。
“那就麻烦周大哥了,我等下去找我娘拿钱,嫂子你也知道我们家的钱财少,要不做几个竹筒当个添头,可以吗”
唐明想到这个竹筒以后是要放
“好啊,没问题的,是要给木头林子做的吧那我给你们多做几个,弄得严实一点。”还不等自家婆娘说话,周大就满口答应,使得周大嫂子看他的眼神都不对了。
还未到辰初7:00,唐木和唐林已经到了私塾里了,李先生还没来,私塾里只有五六个孩童,昨天过来也只是粗粗地打了个招呼,午休时间还不长,还没怎么接触过。
这些孩童两三人聚
唐林记得表哥李多好像也来私塾里过,不过外公说他少了根书的筋,学了三四年只认识些常见的字,连三字经都背不出,就让李先生劝了回去,现
很快,李先生就进来了,又带着大家念了一遍三字经,看来不管年龄大小,大家的进度都是
就算再怎么不了解古代,唐林也知道
这样一想,唐林凝神,跟着李先生念。边念,还按自己的理解,想这句话的意思,等到先生讲解的时候,比较一下,这样可以提高对于这些书籍的理解,增强理解能力,毕竟考科举,除了记忆要好,理解能力也是很重要的。
之后,到了先生检查的环节,李先生点了几个人背诵昨天的内容,背得好的表扬一下,背不出来的,也不多说,直接就让他们坐下了。
只有那些
等那个正
唐林这次决定出个头,至少让李先生知道自己是个可造之材,给自己多布置些课业,也为以后继续求学打下基础。
所以,唐林把三字经全部背了下来,只是选择性的停顿了几处,再继续往下背。
李童生刚开始的时候还不
要知道从唐林入私塾到现

唐木看着二弟这般聪慧,心下有些复杂,毕竟他已经七岁了,爷爷说的话他听得懂一些,知道家里只供得起一个人念书,而二弟背得如此好,书的天赋比自己高多了,不用想也知道家里肯定会选择供二弟书,即欣喜又有些失落。
等到唐林背诵完后,李童生问他“唐林,你以前可背过三字经”
唐林知道这是李童生想要确认自己的天赋,就说“学生以前没有背过,只是
唐林中规中矩的回答,
可就算如此,也够李童生高兴许久了,除了一部分是因为他的天分,更多的是因为到一个有天赋的孩子,教他启蒙,就算他以后考上了秀才,那也得叫自己一声先生,以后对外还可以说自己是一个秀才的启蒙老师,这其中的好处可不少。
“能听几遍后就把三字经背诵下来,唐林你的天分不错,那你可知其中人之初,性本善的意思”李童生问道。
“先生,学生不是很明白。”就算唐林知道这句话的意思,他也不说了,他是唐五岁,一个五岁的孩子。
后面,唐林的待遇和其他孩子明显分开来了,李童生将一整本三字经拿了出来,交给唐林,虽然只是暂时借给他学习,但这也很了不得了。

到了下午,李童生拿着块光滑的木板,一只毛笔还有一杯水,让唐林蘸着水
写了一小会儿,唐林的手就开始
“是,先生。”唐林一口答应了下来,

正经影视大全尽在:Chinalumeng.net 鲁萌影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