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38章 第二百三十八章(第1/2页)

因楚都沦陷,胡族众部撤离,攻楚之战推进得愈
尤其随魏军不杀降俘的名声传开后,守城官员普遍丧失战斗意志,往往火炮还未推出来,便打开城门投降了,由此,大军一路西进,势如破竹,短短三月便拿下了大半个凌州。

他解锁十级的时间太晚,此时早过了水稻种植的季节,幸好他现
以渚陵郡为试验地,姜舒安排手下官员教导当地百姓科学合理的水稻种养方式,并赶
渚陵郡百姓本就缺粮,又经历了一场大型战争,粮食被一轮轮撤退的胡族军队搜刮殆,几乎陷入饥荒。
幸亏魏军入驻后及时
但管如此,农民们依旧十分愁苦,忧愁于下一季播种的种粮该从何处得来,这时候官府开始
这个年头的水稻亩产至多不过两百斤,而一亩地种植却要三到六斤的种子,故官府所要的“租金”
但兴许是习惯了楚国政权统治时期的压榨,纵使租金如此高昂,农民们也未抱怨什么,尤其
为了能多种出些粮食,三个月里,渚陵郡的农民们一步步听从农官的教导,然后亲眼见证了奇迹的诞生。
张渔本是巨川县官府的一个散吏,魏军破城时,他因为投降迅速活了下来,后新调来的县令审查了他的过往经历,知晓他一直
张渔就职那日,刚好魏王
起初,他觉得这有些多此一举,村民们谁不是
然而
寒门出身他曾经也是种过地的,正常情况下,稻种
抱着满腹疑惑,张渔特意统计了白居村村民的育苗情况,后
显然,这批种子
得出这一结论后,张渔就开始严格遵照手册所写步骤指导民众种植水稻,合理施肥,科学管水,时刻注意病虫防治。
这其中的过程固然困难重重,艰辛万分,张渔却很是沉浸其中,每日观察着秧苗整齐茁壮地成长,心底既兴奋又喜悦。
眼看着田里的水稻越长越高,越来越茁长,几乎每株水稻分蘖都能达到十穗以上,有的甚至能达到十五穗,不仅张渔吃惊,村民们也都震撼不已,纷纷猜测官府所给的稻种乃是农神赐福过的种子,否则怎能种出这般壮实的水稻来
待稻子开始进入成熟期,望着穗子上结满的沉甸甸的谷粒,大家更是欢欣又诧异。
渚陵郡的农民们每天念叨着“农神显灵了”,传着传着,渐渐就变成了魏王是农神转世,给渚陵郡的土地赐了福,不久后,连周边的沂州、淮州、沧州等地也都开始传起了类似的流言。
这流言的内容着实有些离谱,但却有许多百姓坚信不疑,原因无他,魏王若非农神转世,为何他最初所治理的密阳一县能有那么多的高产作物、新奇蔬果出现
如今他来到了凌州,才刚入驻乌烈城,缺粮已久的渚陵郡的土地上就种出了十五穗的奇稻,这岂非农神赐福
一时间,周边地带的百姓都对魏王产生了憧憬向往之情,盼望着他能赐福自己所
关于自己的民间传闻,姜舒也听了不少,不过没怎么放
过去,他为了自身安全考虑,不得不想办法编故事隐

就好比天生龙角的皇帝不一定能治理好国家,但农神转世的皇帝一定能消灭天下饥荒。
所以,让这传闻流传得更广一些也无妨。
一眨眼到了深秋,渚陵郡的水稻进入了割季,一个个好消息不断涌现。
某农民获了一株十六穗的稻子、某村平均亩产达到一千三百斤、某县稻谷总产量达五万石、全郡最高亩产达两千斤
随着一筐筐的稻谷入粮仓,整个渚陵郡沉浸
“禀主上,这是由我县李重二所献的十六穗奇稻”刘县令面色激动地拍马屁道,“普天之下,古往今来,这是唯一一株十六穗稻,幸有主上德泽,我县才能得此奇迹啊”
姜舒看向面前木盒中盛放的稻子,稻谷金灿灿、沉甸甸的,瞧着便令人心生怡悦。
他对这株水稻早有耳闻,全郡唯一一棵十六穗的稻子,仅一株便结了两千五百粒稻谷,被百姓取名为“稻王”。
既然是“稻王”,其象征意义自然远大于其实用意义,种出此稻的农民觉得自己没资格吃它,便拿出来献给了他心目中农神转世的魏王。
说实话,姜舒到这礼物还挺高兴的,虽然他也不知道这稻子除了上饭桌还有什么用。
当然,图个好头,姜舒还是赏赐了一些财宝给献上此物的巨川县县令刘苒以及种出这株“稻王”的农民。
刘苒献礼期间,卢青也
待刘县令一走,他便起身拱手,口吻雀跃道“主公,此为天赐良机。”
姜舒命人起稻子,闻言蓦然抬眼看向他。
“自楚王殁,楚国气数便已散,我军兵强马壮,炮火之名惮赫千里,南地之战可谓已成定局,今民间盛传主公为神所眷,天下归心,属下觉得,主公是时候北上巽阳,准备称帝事宜也。”卢青一口气畅快说完,然后便目光灼灼地望着坐上青年。
姜舒眸子闪动了一下,漫然轻叩着桌案,暂未应

正经影视大全尽在:Chinalumeng.net 鲁萌影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