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家门,他们听说苏昌远一回家就跑去了唐家,说是要去接唐熙父子几人回苏家,不约而同地都皱起了眉头。
因着他们父子最近关系僵,他们听了下人的话后没有理会对方,各自往各自的院子走。
等苏老太爷回到了他和苏老夫人的院子,他才没忍住同苏老夫人念叨了一句“昌远这孩子,出去了这么久的书怎么还这么不稳重,一回来就往外跑。”
“这事哪能怪到远儿头上,分明是唐家的那个拎不清。”听到苏老太爷说苏昌远不好,苏老夫人立马维护起孙子,她口中的唐家那个是指的唐熙。
“我看远儿这样做挺合适的,你也不想想,咱们没有分家,苏高平没了,让唐家那个带着苏家的孩子跑去住
“左右就是给他们一个小院子,有地方住、有衣服穿、有饭菜吃就行了,说出去谁还能说我们苏家一句不成”
其实苏老夫人原本也没有多赞同苏昌远跑去唐家接人,但是她的宝贝孙子已经那样做了,她就不能拆台。
再说了,苏昌远那样做还不是为了老头子平时最看重的苏家脸面,几句话下来,苏老夫人反而成了苏家目前唯一支持苏昌远去把唐熙等人接回来的人。
苏老太爷不过是说了一句,苏老夫人不停歇地回了他好几句,苏老太爷不耐烦听她说这些“这种后宅的事你们女人拿主意就行了,让远儿瞎掺和什么,真是不知所谓。”
“你这个老头子怎么越来越不讲道理了,不让远儿去,那让谁去这种事总要男人出面才行,远儿不去要不你去唐家”
苏老太爷被苏老夫人一呛,脸色立马就不好了,他从前年轻时脾气算不得多好,苏老夫人没有忤逆他一句话。
随着年龄越来越大,苏老太爷的脾气敛了不少,苏老夫人渐渐没有了年轻时的小心,偶尔会同苏老太爷多说两句,当然大部分时候她还是顺着苏老太爷的。
苏老太爷没想到,这次说起孙子苏昌远,苏老夫人居然会这样一句又一句地呛自己,这让他很不高兴。
但是苏老夫人
两人
苏老夫人一个人
其实,这些年苏老夫人对上苏老太爷时越来越硬气,根本原因不是苏老太爷的脾气看上去变好了,而是因为她的儿子掌了苏家的权。
苏老夫人从小接受的教养是以夫为天,她当然不敢忤逆自己的相公,但是面对她辛辛苦苦怀胎十月养大的儿子,自然就不必对待相公时那样恭敬。
于是,当苏老太爷把手上管着的事逐渐交给儿子们后,家里两个儿子说话声渐渐起来,这让苏老夫人对苏老太爷的恭敬开始减少。
这样的减少是一点一点变化的,天天
这么多年苏家表面一直和和睦睦的没有闹过矛盾,突然一下爆
苏老夫人同苏老太爷相处这么多年,能够把持住苏家她不是个笨的,
和简氏依旧恭恭敬敬地对待苏老夫人不同,苏高义作为男人要面子,生意上的事不会事无巨细地请示苏老太爷,甚至之前有时候苏老太爷问起铺子的事,苏高义还会觉得不耐烦不说清楚。
回忆之前那个月,苏老太爷突然开始折腾着要把管铺子的权利从苏高义手上回。
苏老夫人的脸色几经变化,到今天她才突然理解了苏老太爷一把年纪了非要重新掌权的深意。
她看向大儿子院落的方向,想着自己从十几岁就嫁进苏家操劳着苏家的事,想着再过不了多久就能考中秀才的孙子苏昌远,想着看着就聪慧可人的重孙,她合上眼压下纷杂的情绪,理了理衣服喊人进屋伺候。
很快,苏家的这顿中秋节家宴就开席了。
因为刚才吵了一架,苏老太爷和苏老夫人两人都面色不是很好,坐
苏昌远刚从唐家回到苏家,他赶回自己的院子换了身干净的衣裳就赶紧来到偏厅。
苏高义看着苏昌远来了,立马就想说苏昌远两句。
简氏眼角一抽,夫妻这么多年,看他的动作就猜得到他大概想说什么,立马
简氏
所以,就算简氏也很想好好地说说苏昌远,她不会挑
苏高义不知道这些,他回瞪简氏,老子教训儿子天经地义,他怎么不能管教自己儿子了
没等苏高义和简氏的眼神官司理明白,苏昌远
“唐家舅舅说话做事一点不体面,继续
苏瑜他们拿走户籍想要做什么
不用解释苏昌远能想到,无非就是什么自立独户,或者唐熙带着他们归到唐家,好好的苏家人变成唐家人,怎么可能
听着儿子这番话,苏高义刚拿起的筷子被他直接“啪”地一声拍
“不管当时
苏昌远对那天
至于说唐熙、苏瑜他们配不配和,苏家的人愿不愿意,都没有
毕竟
丁氏看着自家相公还
之前苏昌远没看明白婆母的脸色能说成是他脑子直,看不明白女人间的那些弯弯绕绕,丁氏想着等会儿找时间劝他一下,以后说话委婉些,注意着长辈
正经影视大全尽在:Chinalumeng.net 鲁萌影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