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号房四尺深、三尺宽、六尺高。
小小号房中的三日夜,关系到考生一生的前途命运。
仅仅是个十三岁小少年的苏晏倒还好,还能
号房里空空荡荡的,只有两块平整厚实的木板而已。
每间号房的左右两面墙上各留有两道高低砖缝。
白天考试的时候,将其中一块木板架
对于这种设计,苏晏真是啧啧称奇。
号房是没有门的,所以考生需要自己带上油布制的号帘,用以雨天遮挡风雨,夜间御寒。苏晏挂好号帘,将其卷起,打算等待夜间要睡觉时再放下。
此时还未开考,陆陆续续地有考生经过检查后四处走动寻找自己的号房。这个时候进来了的考生也能自由活动,出号房去接水、上厕所。等到正式开考后,这三天内都不能离开这一间小小号房,需要买饭、上厕所都得请示巡逻的官差。
苏晏从自己的考篮里拿出一块抹布,去取水处沾了沾清水,然后开始擦自己号房里的两块木板。
对面号房里是一个年轻的考生,他原本坐着闭目养神,此时正一脸兴味地看着苏晏打扫卫生。年轻考生想到自己进了号房后,擦都没擦就直接坐了下来,有些面皮抽搐。算了算了,男子汉大丈夫就是要不拘小节,哪能像对面那个小屁孩那般讲究。
苏晏擦完了木板,又从考篮里拿出一个小圆盒,里面装着一些粉末,这些粉末是用雄黄、艾草等碾磨混合而成的,是管家周叔特地去医馆买来防虫蚊叮咬的。毕竟院试
苏晏还听说过岭南府有考生
,那可真是太惨了。
他将这粉末仔仔细细地洒
对面的年轻考生瞳孔地震,古怪地看着他。
苏晏倒察觉到对面的朋友的目光,朝他露出了一个无害的笑容,大大的杏眼眨巴眨巴,愣是把人看得移开了视线。
他把笔墨砚台都
待到酉时,考生们陆陆续续全部进来了。
苏晏估摸着各个小院子的数目和考前检查的速度。
这怕是进来了至少一千考生
这时终于传来了“咚咚咚,锵锵锵”的锣声,试场肃静。
“天乐四十二年,江陵府院试,开考”一个雄厚有力的声音宣布道。
苏晏估摸着这就是那一位圣上钦派的学政大人崔翰林的声音了。
这时有许多官差走过来,每个号房
苏晏领到答题纸后,立即检查了一下纸面是否光滑无墨印,确认没问题后便将答题纸平放进油布缝制的卷袋里,防止折叠和油墨茶水污染了答题纸。之后,他便看着考题贴板,将题目
院试的监考十分严格,每一排号房都有两个官差来来回回巡逻着,防止考生有移席、换卷、丢纸、顾盼、吟哦等情况,一经
江陵府院试的传统是按照四书取士,依据五经定排名。这便是指,能不能考中秀才,就看你四书题答得好不好,至于考中秀才后的具体排名,就要看五经文章的优次了。
所以,做好四书题是更为重要的。
苏晏首先看了看第一道四书题,题目是“中立而不倚,强哉矫义”。
这句话出自中庸,全句为“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是说君子同流而不合污,为人处世要有原则,不偏不倚。
苏晏细细思索了一会儿,脑海中进行着头脑风暴,
好,待考虑完毕后,再开始逐字逐句斟酌。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苏晏胸中有了腹稿,便提笔
他删改了几个词,通了一遍草稿,暂时没有
这句话出自论语,原句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院试总共考六道题,四书题两道,五经两道,五言八韵诗试帖诗一首,策问一道。院试时所有考生需要作答的五经题是一样的,而等到乡试考举人的时候,才可以根据自己所治经典的不同选择自己所治的本经答题。
就
当下不少考生开始呼唤示意官差,或是拿出银钱买午饭,或是要官差领着自己去茅厕。
有考生开始吃饭了,悉悉嗦嗦的动作
根据哥哥们的经验和苏晏自己的推测,这三天考试,力最充沛、头脑最清醒的当然是第一天了。之后的第二天、第三天说不定吃不好、睡不好,到时候头脑
苏晏写完了第二道题的大纲,终于长舒了一口气,放下笔来,仔细地把草稿纸整理好,放
第一天中午,他得先把容易过期的食物吃掉。苏晏呼唤官差帮忙给鸡鸣炉点了火,又要了一壶热水。
他随后打开油纸包裹的烤鸭。
烤鸭是冯大厨
苏晏用筷子把烤鸭夹到鸡鸣炉上热了
热,烤鸭的香气很快飘散了开来,更加勾起了苏晏的食欲。
他又把柚子片放入热水中,泡制成清甜的柚子茶,再从考篮里拿出一个小细瓶往里头滴了几滴蜂蜜。
苏晏就这样就着
正经影视大全尽在:Chinalumeng.net 鲁萌影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