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里,人参都是卖一支少一支,姚掌柜轻易不肯卖给普通客户,价格也有点吓人。
所以前些年,姜白芷知道杨家条件,根本都没敢往人家药方里配人参。
得亏杨二郎运气奇佳,竟然自个挖到了人参,姜白芷这才叫他将人参切片,也不入药,只每次用一片,炖鸡汤给他娘喝,另外她还对应调整了药方,这样喝了将近两个月,气血大大补足,东云婶子的身体,自然好了很多。
刚好今年气温高,又比较干燥,虽然这对绝大多数人不是好事,但对于体弱阴虚怕寒气的东云婶子来说,反倒是一件好事。
“您这两个月还能觉得好受些,因为天暖和。但真进了大暑天,又太热了,到时候您可能受不住那么热,就需要
东云婶子点点头,看向跟着进来的二儿子。
杨二郎笑了笑,“娘要是觉得热了就跟我说一声,我从井里弄凉水进来洒。”
杨家前院里是有一口井的,非常方便。姜家天天还得去外头挑水回家用,杨家直接用井水就可以。
听说,这块地是杨父特意挑的,就是为了能
他们家还能把没吃完的荤菜用篮子装好,吊
对此,姜白芷可是羡慕得不行。她家当年也有足够的钱能打井,但是她家那块地吧,人家给看了,说不合适,要想出水,须得打很深才行,人家打井人根本做不到打那么深的井眼。
心里头又惦记了一下井,但姜白芷不是喜欢强求的人,知道自家打不出来,也就算了。
她看东云婶子心情不错,干脆坐着跟她闲聊了一会。
把她要教杨二郎打山洞、过段时间种土豆的事情都说了。
“我家两儿子,除了打猎,
姜白芷摆摆手,“这又不费啥功夫,二郎还总送猎物给我家呢,也很费心了。”
姜白芷是这么认为的,她姜家跟杨家有来有往,她帮杨家一点,杨家也会还一点,并不会谁家欠谁家什么。
可东云婶子不这么想,她这么些年也算是一直过着大小姐的生活了,虽然身体不好,但先是夫君有能耐,后是两个儿子争气,都把她保护得特别好。
村里许多人不太瞧得上她这样的人,不旺夫,不旺子,不会干活,还卧病
当时是年纪还小的姜白芷,被杨二郎请上门来,仔细地望闻问切,认真地开了药方,叫东云婶子能挺过丧夫后身体最差的那段时光。
而且姜白芷从来没有瞧不起她,还夸过她刺绣的手艺,是村里唯独说过,若不是她身体不太好,光是靠这一手刺绣的本领,也能赚钱养家的人。
这样的夸赞与鼓励,对于当时觉得自己拖累两个孩子、已经心存死志的东云婶子来说,成了她选择努力活下去的一种信念。
东云婶子没有特意感谢过这一点,但一直记
“二郎,你把那我床尾那个顶箱柜打开,底下放的是以前攒的布料,你把那匹烟青的素罗跟鹅黄的沙罗、还有蓝草染的深色葛布,都拿出来。”
东云婶子会的东西不多,如今姜白芷来找她做衣服,她不如再搭上一些布料,给她做全套的。
“婶子,你这是”姜白芷有些惊讶,葛布也就罢了,是平民百姓最常用的布料,但轻薄柔软的罗布,却并不便宜。
柳大伯家给她的,也是比较薄的染色罗布,属丝织品的一种。她说柳大伯这礼给的重,就是指这罗布不便宜。
如今东云婶子拿这么多布料出来,姜白芷有点忐忑。
她不是买不起,但她觉得自己受不起别人给的这么贵重的东西。
东云婶子似乎知道姜白芷
“你这桃红色的料子好看,我给你做件短的、中袖的禙子。”虽然当下常见的禙子,形制是过膝的长宽,有点类似于姜白芷上辈子的风衣外套,但东云婶子擅长女红,有她自己的审美,自然能
姜白芷原是打算做半臂的。半臂可以做套头的,也可以做对襟的,胸口处有点像现代衣服的v领外套。半臂里头搭配普通的上儒衣便可。这是姜白芷夏季最常用的搭配。
可能东云婶子经常见她,看她穿这造型都看腻了吧,一开口就提议做改良的禙子。
禙子其实比半臂还凉快些,是直领对襟的构造,只
姜白芷觉得这样也挺好,加上她信任东云婶子的手艺,便点点头,“这方面您更懂,您觉得怎么做好看,就怎么做。”
“行,”东云婶子点点头,然后又指了一下杨二郎搬到床上来的几匹布料,“这烟青色的素罗做中衣,鹅黄的沙罗做大衣,深色的葛布做下裳,再外搭这件桃红的禙子,应该是好看的。”
按照东云婶子的描述,姜白芷比对着面前的这些布料,想了下搭配效果,真心佩服这位婶子的服饰审美能力。至少她自个是想不出来这么好看的搭配。
“那就拜托婶子啦”姜白芷对这身新衣服有了极大的期待。
东云婶子见姜白芷的喜欢不像装的,也没有拒绝她搭着送的这些衣料,心情更是大好,干脆挥挥手,“你们去忙你们的事吧,白芷的尺寸我不用量,看得出来,直接给你做就行
正经影视大全尽在:Chinalumeng.net 鲁萌影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