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22章 第122章(第1/2页)

康熙驾崩,传位给四爷。
比起这个消息,王府里儿媳生女、妾室流产、孩子受惊受伤,都是可以暂时放
饶是乌拉那拉氏和乌希哈因为“先知”早就十分笃定,其他人也多少有些预感,这一刻真正到来时,仍是如惊雷一般。
四爷要当皇上了。
他们这些女人和孩子们也要跟着入主紫禁城,成为天下最尊贵的一家。
康熙这么多儿孙后代,这么多年,谁没
荣华权势加身,伴随而来的,还有已从四爷这一辈窥见冰山一角的斗争和算计。
不过眼下无人有心思想别的,除非四爷真正坐到龙椅上,雍亲王府所有人的心都还是悬
全府当前第一要务,是紧密团结
接下来一段时间,乌希哈感觉自己就像个提线木偶,一举一动都遵循四爷和乌拉那拉氏的指令,进宫为康熙哭灵,帮着一起筹备四爷的登基大典,
年底,四爷退去孝服,换上龙袍,坐
次年二月,四爷定年号“雍正”。
从此,爱新觉罗胤禛就是大清雍正皇帝了。
即将升职,乌希哈自己没啥特别的感觉,大概是没有正式册封、也还没搬进皇宫的缘故。
皇宫里,康熙的太妃太嫔们需要重新安置,宫殿也要重新修整。
四爷只先接了乌拉那拉氏进宫接手凤印、安顿六宫事务,乌拉那拉氏忙不过来的时候,也会轮流诏三个侧福晋搭把手,商讨相关事宜,其余人还留
因着份位未明,这段时间也没有外客到访,乌希哈反倒有种关起门过小日子的清静感。
正好让她顺便缓缓神,为接下来的公主生活做些心理准备和计划。
位置越高,束缚和责任也越大。
四爷原本打算入夏前接家眷入宫,不料五月时,刚册封了皇太后的德妃突染重疾,加之因为康熙驾崩郁结于心,不治而崩。
近年来,四爷与生母关系缓和许多,接连丧父丧母,心中悲痛自不必说,朝中与民间竟还有风言风语说是他狂悖忤逆,不孝气死生母。
四爷急怒攻心,小病一场,面上顶着日益憔悴的脸操持太后与大行皇帝后事,暗里派人查探到底是哪个兄弟的手笔。
康熙驾崩那天潜邸接连出事,关系到唯二的孙子,四爷心里都还记着账呢
当时两边的线索都指向弘晖侧福晋瓜尔佳氏,是她出于一己私欲,一方面妒忌富察氏,另一方面又站
没等乌拉那拉氏和弘晖想好怎么处置她,瓜尔佳氏就因小产血崩先去了。
人证物证俱全,四爷却对这个结果不甚满意,总觉得祸根来自府外。
这回的流言事件,他揪出了几个不安分的,面上是诚亲王的门人。
诚亲王跪
四爷才刚登基,朝纲不稳,没有谋逆铁证,他动不了兄弟,不管是手段相对浅薄的诚亲王,还是隐
不过也有个人,表现大大出乎四爷的预料。
十四爷终于长了点脑子,或者得了德妃生前叮嘱,不再与四爷别苗头、唱反调,不仅私下找四爷认错,交代了过去与八爷的纠葛,这回面对流言,言语行动上都站
但凡有人挑拨,不论明说暗示,十四爷必会嚷嚷着反驳痛骂,让满朝上下、全城百姓都见识到他现
谁不知道德妃过去最偏心小儿子,十四爷一度要与四爷争位
又有多少人等着看这对同胞兄弟先打起来,再找机会趁虚而入
四爷确实没查到十四爷有什么猫腻,比起那些异母兄弟,到底还是十四爷更亲些,这次信了他不说,还颇有些老怀大慰之感,把原来准备给他封的贝勒提成郡王。
把十四爷开心感动得,单方面原谅了四爷抢他“梦中情婿”的事。
前朝的变故与暗流,乌希哈这个预备公主并不上心,只按照规矩为祖母哭灵、守丧。
从孝惠章皇后到康熙、再到孝恭仁皇后,乌希哈对这套流程已经很熟悉了,自己做得好,还能管束指导弟弟们。

礼部官员和宗亲长辈们连连感慨四爷膝下的皇子们都极孝顺,二公主尤其“至纯至孝”,侧面驳斥了“新帝不孝”的谣言。
外人感叹赞赏,自家人就奇怪了。
说句不好听的大实话,德妃偏心了几十年,也就前两年对大蛋亲近些,四爷其他儿女跟她真没多少祖孙情分。
而四爷对孩子们的要求,只是礼仪上不可让人挑出错处,没指望、也不想他们有多悲痛。
宋氏关起门来劝乌希哈,“不至于此,自个儿身子要紧。”
乌希哈确实很忧郁,却不是因为对德妃有多深的感情,或是为了博名声,而是另一个完全不能与人说的缘由三位长辈的逝去时间,都与她穿越前知晓的历史一致。
孝惠章皇后和康熙年龄到了,近些年身体一直不好,身边人多少都有准备。
德妃的故去却突然极了。
跟四爷缓和关系后,永和宫从主子到扫地的太监,都一心盼着四爷登位,到时德妃就能舒舒服服地当太后,含饴弄孙。


正经影视大全尽在:Chinalumeng.net 鲁萌影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