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3、津贴(第1/2页)

第3章
校嘉华走进农场大院时,家家户户升起了炊烟,正是吃晚饭的时候。
知青点和劳动棚挨得很近,中间隔着一条浅浅的小溪。
河这边,几个知青刚吃过饭,正围着大锅洗碗。河那边,齐刷刷站了一排老弱病残,正
身形佝偻的白教授,被点名出来背书。
背到一半,值班的女知青大声训斥“老东西,真没用,错了三个字”
“啊”老教授麻木地坐
又是陈曼玲,真是冤家路窄。
白恪言的父亲白忠实,是外语系的老教授,就这样被陈曼玲欺负,校嘉华气愤又内疚。
她没有帮他照顾好他的父亲。
“笑笑,你怎么来了”
队伍旁边,有两个做笔录的男知青,看到她自来熟地打招呼。
“张知青、李知青,你们好,我来看我公公。”校嘉华礼貌一笑。
她有一双漂亮得直指人心的眼睛。两个十八、九岁的男青年,瞬间脸红了。
不得不说,校嘉华这张脸,美得亦正亦邪,无论放到哪个年代,都极具杀伤力。

如果把她仍到田里风吹日晒,肯定比她们这些女知青还粗糙,根本不可能有资本,成为男知青夜谈会的话题常客。
陈曼玲一见校嘉华就来气,都怪这小媳妇白天令自己难堪,她才会故意拿她公公出气。
“校嘉华,你公公是反学威,我批评他天经地义,你上赶着做他们家儿媳,就是跟坏分子同流合污”
厉害啊,字字见血。
这话吓唬别人管用,但校嘉华身为白家儿媳,
她故作惶恐“我公公已经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以来农场痛改前非。难道陈知青有什么不满意,还想私设公堂”
“别血口喷人,我什么时候私设公堂了”
“陈知青如果委屈,不如我们去找村长评评理”
赵村长往日这时都
陈曼玲眼神闪躲,急忙向旁人使眼色。
两个男知青弯腰鞠躬拦住她,“笑笑,陈知青今天是把话说重了。这些小事,还是别去打扰村长了吧”
村长赵富达是方圆几个村子的一股清流,不喜欢整花里胡哨的东西,一心只想搞建设,提高生产力。
这批知青下乡时,赵富达就敲打过,管他天王老子,还是牛鬼蛇神,谁影响生产,谁就趁早滚蛋。
陈曼玲嚣张跋扈,大家有目共睹。村长不待见她,她还处心积虑地
校嘉华退让了一步,表情十分为难。
“我丈夫也是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他
校嘉华忽悠起来面不改色,天知道白恪言
上辈子
陈曼玲又气又怕“你别胡说,我什么时候诋毁解放军了,我说的是你”
这话是站不住脚的,诋毁军嫂,可不就是不尊重解放军嘛。
“曼玲,你少说两句吧,赵村长一会儿就过来了。”
河对岸,有明事理的女知青走出来劝。
陈曼玲自知理亏。
她平时瞒着赵富达,私下教训“坏分子”,是想提高自己
“散了,都给我散了”
陈曼玲恶狠狠地瞪着校嘉华。
劳动棚终于开饭。
校嘉华把整碗鸡块倒进野菜汤里,所有人迟迟不敢下筷子,生怕这又是什么“最后的晚餐”。
“别担心,以后会有更好的。”校嘉华耐心地劝。
她请其中一个老大夫给大家分饭,然后去看白恪言的父亲。
院子里有人看守,她只能说几句话。
白忠实半躺
“白教授。”校嘉华轻轻唤他。
白忠实看着校嘉华,反应了一会儿,紧张地坐起身“你,你和恪言”
校嘉华知道他
白忠实又急得咳嗽。
难怪他不安,这个儿媳只
白忠实不怪她。他住
他甚至感激校家,这种时候,还愿意和白家结亲,教他的儿子有机会参军,不至于漂泊无依。
郑大夫端着鸡汤走过来,帮忙喂给老教授。
校嘉华轻声问“郑叔叔,我公公现
郑大夫摇摇头“不乐观,白老的身体损耗太大,年前中风后,脑子一直不太清醒。”
“中风那有没有住院”
窗外人影晃动,郑大夫只能避重就轻地说“没有药的,住院也没用。”
校嘉华思忖片刻,掏出随身携带的纸和笔。
“郑大夫,需要什么药,您说,我来想办法。”
校嘉华离开时,村长赵富达刚从大院出来。
老村长大咧咧挥手“笑笑,正巧,你过来。”
他掏出两个信封,“这是白恪言同志寄来的津贴,以及你公公的劳改工资,都是这个月刚到的。”
劳改人员也有工资,少得堪比低保,只能由家人领用。白恪言结婚后,就拜托村长,同他的津贴一并拿给校家。
这么做也没毛病,但是“我以前怎么没见过”<

正经影视大全尽在:Chinalumeng.net 鲁萌影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