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7.禁足(第1/2页)

外头的声音渐渐嘈杂了起来,另外三位司农丞也陆陆续续来到了判事院,他们打着哈欠,懒洋洋地走进来,一点也没顾及身份。见温善已经开始处理公务,他们吓了一跳,意识到自己的仪容仪表问题,愣是将剩下的哈欠给憋了回去。
“温丞怎的这么早呀”一位司农丞讪笑道,他刚才
温善不动声色地打量这位司农丞,他的年纪该近三十了,有一张国字脸,面上无须,又白净所以显得年轻。只是往下一看,他的肚子像怀胎三月一般凸显,倒让他这身材大打折扣。
依照这些特点,温善记起了他的名字钟万里。
钟万里只比杨杰大一岁,可外
不过仔细想来他们会如此也并不奇怪,毕竟为官虽对身材、外貌有一定的要求,可
温善偶尔会忍不住八卦地想,这些人中,有前者的原因,想必也有后者的原因。
“钟丞也挺早的。”温善微笑道。
“咳咳,温丞说笑了,这都已经快到辰时了。”钟万里坐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又好奇地瞄了温善的桌面一眼,问道,“温丞这是
温善不答反问“我有一事想请教钟丞,不知前日呈报的账簿
钟万里喜道“是了,温丞今日也有空了,我们还有好几十份账簿未审计呢”他起身走到门口朝外头喊了一声,便有一个小吏跑了过来。他吩咐小吏去将那些账簿搬来,小吏便又匆忙去办了。
其实京城的诸司送来的账簿最终还是要专门的勾覆部门刑部比部司来进行核对,司农寺下属的衙署太多,为减少比部司的工作量,便由各司先核对好账簿,每个月再汇总上交给比部司来核对。
虽然温善还有些弄不懂这些事为何不是交给财政部门的户部来审核,不过考虑到比部司所审核的账簿有规定的范围,而户部掌管着天下的财政,既要造帐又要审核的话也容易出问题,所以分开来处理似乎也合理。
小吏将账簿搬来,杨杰与应无言也都来了,田蕙又端着三壶茶过来,分别给他们添上,再去帮温善将已经冷掉的茶水换下去。
温善埋头核对她所写的账目跟小吏搬过来的账簿中的账目区别,
杨杰等人没注意到温善的异样,他们自顾自地聊了会儿天,便也开始处理公务。这些账簿虽多,要审核却并非什么复杂的事情,而且司农寺的事务甚多,应无言便另行办公,只由余下三人审核账簿。
温善回过神来,
审核的工作简单而枯燥,几位司农丞一埋首便是半日。待他们听见肚子开始打鼓后才纷纷停下手中的活,看了一眼漏壶“都已经到午时了”
“是到厨院去用食还是到外头去”应无言问钟万里和杨杰。
钟万里和杨杰都摆了摆手“公务繁忙,还是
应无言略遗憾,道“那去厨院吧,也许久没尝过厨院的饭菜了。”
不管是几品的官员,只要是
不过各司的饭菜正好展示了容朝皇帝勤俭的一面,虽然菜品每日都不带重复的,可多数情况下都是包子、馒头、面汤以及猪肉、红薯、玉米等。
对于容朝有红薯、玉米等作物,温善曾经陷入了迷茫之中,因为如果她没记错的话,这些作物都是明末清初才传入中国,且
许多人也不清楚这些作物是什么时候便种植开来的,只知道太上皇当年打天下时,便已经作为军粮而让兵士开始食用。并且太上皇打到哪儿便让该地的百姓种植这些高产作物以招抚流民、充当军粮,正因如此,
虽然这推广的手段颇为强硬,不过结果却是喜闻乐见的,至少对于当年打天下的太上皇而言,这些作物使得容朝的军队再也不必担心军粮的问题。
而太上皇开国后,这些作物便成了主食,时常能
司农寺的厨院包括了厨房和官员们用食的食堂,而司农卿、少卿这些高官平日很少会到食堂来,所以食堂处也只有四个司农丞以及几个主簿、录事而已。至于衙署内的小吏、奴仆自然不会与他们同处一室。
今日的主食难得一见的是米饭,搭配了一份腊肉蒸玉米、一份红烧肉、一份煎茄子,还有一小碗冬瓜汤。
“其实太上皇也是穿越的吧”温善看着这些菜式搭配,暗自腹诽。
毕竟她刚穿越来那会儿所见到的菜式中除了面汤类,否则很少会搭配汤的。而寻常百姓的家中,几乎也不会这般搭配菜式,偏偏这些菜式都是从宫中流传出来的。
自从温善了解了太上皇的过往后,她越
不过她为官这么多年,也未曾近距离见过太上皇,毕竟以她的官阶,也只能
温善的内心如此丰富,面上却无甚神情,若非听见边上的杨杰等人说起了八卦,她兴许就这么畅想下去了也无人
“我听说许王让怀宁郡主请了几日假没有去太学。”钟万里低声对面前的应无言和杨杰说道。
“你打哪儿听来的”应无言问道。
“我听韦司业说的,我们住得近,昨儿散衙回去的路上碰见了,便聊了几句,才听闻那怀宁郡主又闹出了不少笑话。”
“既然是韦司业说的,那准是真的了

正经影视大全尽在:Chinalumeng.net 鲁萌影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