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建安四年,逆贼宇文恺因犯上作乱,
三月后,先帝大行,谥号“益文”。太子登基,时年十五。
新帝登位,第一件事便是为此前被宇文逆贼杀害的忠臣平反,并大量任用“改革派”官员。
守旧派遭逢重创,无力再起。改革成为大势所趋。
北齐着手改革官制、增开科考,又复兴古时商路,以增加国库税。虽然并未完全取消举荐制,却也令寒门学子多了一分期望。
此外,北齐还根据一些“重要臣子”的建议,
而管新帝、少师再三挽留,这“重要臣子”提完建议,看新帝拾完残局、一切初初步入正轨,就推拒了为官邀请,准备离开琅琊城。
走前,姜公子将跟随自己多年的幕僚都安排好,又把最得力的苏沁直接推举到了新帝面前,令这些人能够继续
他还和心上人举行了一场小小的婚礼,只让最亲近的人――主要是新妇最亲近的人――参加,此外便是高远的天地送上无声祝福。
这一走,就是十年。
十年里,姜滟云待
有时候,她会到远处送回的信件,有时候则是一些只言片语的传闻。
天下青山秀水,哪里都出现过他们的踪迹;险峻的高崖和荒凉的沙漠里,也听说过他们的事迹。
有人说,北齐有一对神秘的夫妻,实力莫测、来去潇洒。男的吹笛,声声直入心魂,可洗涤尘污,也可迷惑神智;女的用剑,剑意空阔洒脱,一剑可如惊雷赫赫,也可如清风自由。
他们一个俊美出尘、疏淡秀逸,一个明丽活泼、豪爽亲切。
姜滟云常到他们托人带回来的东西,有时是人才举荐,有时是民风采集,更多时候是新的器具、农作物。都是朝廷用得上的。
他们还去了南朝,于是宫里又多了不少南边的东西。
还有很多是给姜滟云的礼物,都是巧或有趣的小东西。她知道,这肯定都是阿沐选的,那个大哥才不可能对别人这么好。
不知不觉,十年过去了。
当初娇憨的闺中女儿姜滟云,如今已经官至祠部尚书,专司礼仪,是极清贵的职位。
但是,对如今的职位,她本人却没有那么感兴趣。虽然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地做着该做的工作,但
真不如以前那些工作。虽然也劳累,却是实实
还不如阿沐她
因此,祠部尚书姜大人,最近的兴趣重心完全成为了取信件。
更让她感到高兴的是,从信的内容来看,那两个一走就是十年的人,终于要回来了。
这一天,姜滟云结束了一天的编纂工作,揉着脖子,踏过夕色如烧的宫中长廊,去前殿找自己的信。一应送往宫里的信件,包括加急件,都只能送去前殿。
虽然再晚一会儿,也会有宫女为她送来,但反正她都要回府了,不如顺路自己去拿。
“姜大人。”
“姜大人。”
一路上,宫女和太监见了她,都很是乖巧地行礼。
这一幕其实已经持续了十年,但最近熟悉的景象,却令姜滟云有些烦躁。
她胡乱点点头,加快了脚步。
前殿边上的耳房里,太监正仔细理着信件。姜滟云一踏进去,那机灵的小太监就笑开了花,殷勤小跑过来,双手将信件奉上。
“姜大人,您的信。”小太监殷切道,“没有署名的。”
没署名的信就是阿沐的信。这是惯例。
姜滟云笑着点点头,又打赏了一点碎银,就站
然而,信上的字迹既不是阿沐的,也不是记忆中愈加陌生的大哥的。
姜滟云想了想,觉得也不算奇怪。有时候,那两人忙着研究遗迹、应对惊险,就会草草写个大概意思,再找人对着内容,重新润色并誊写一遍。
这回的信,显然也是这么个方法来的。
虽然有些遗憾不是她亲手所写,但总归信是阿沐的。
姜滟云就继续往下看。
这次抄信的人显然没什么才学,字迹僵硬板正,用语也干巴巴的。幸好内容是阿沐会说的她又和姜公子去了哪里哪里,遇到了什么,一路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还有什么有趣的见闻,以及值得注意的民生之事
一直到这里都十分正常。
姜滟云仿佛也被信件带去了那遥远广阔的天地里,每天都见识不同的风景、遇见不同的人。她看得渐渐唇边带笑,心情轻盈不少。
但忽然,她的目光凝住了。
因为她看见了后面的那句话。
――“和离了后,不日启程回琅琊,盼五姐一切安康。阿沐,留。”
和离
和离
谁跟谁和离
阿沐还能和谁和离
姜滟云惊得差点将手里的信纸撕碎了。
阿沐要和大哥和离那个大哥竟然会愿意他们怎么,怎么
正是
“啊”
多年养气、沉稳不少的姜大人,竟是惊得陡然跳了起来,还情不自禁叫了一声。
她
正经影视大全尽在:Chinalumeng.net 鲁萌影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