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22、白月光(第1/2页)

这一年注定不会太平。
原本的轨迹中,雪灾导致数十万人冻死饿死,无数灾民背井离乡成为流民甚至匪寇,而来年爆
这回雪灾被妥善解决,干旱和洪灾却是一个前脚一个后脚,
皇帝接到奏报时,灾情已经很严重了。
大臣们不会因为一次教训,就真的改变行事作风,他们依然好逸恶劳,享受着高官厚禄却不愿承担相应的责任。因此皇帝拿到的奏折依然不不实,死伤损失都往小了报,粮食绝产、颗粒无这种字眼,自然也不会落入皇帝耳中。
当然,错估形势的不仅仅是皇帝,朝堂上站着的又有几个真正清楚外面的情形,上行下效不外如此,底下人报喜不报忧,朝臣们再稍加粉饰,结果就没有一个人真的重视此次灾情。
而太子吃过甜头,这次却是主动请缨,想再次以救灾立功,彻底坐稳储君之位。
其中不乏对手推波助澜,但太子本性好大喜功,又怎会放弃这次拢民心的“好事”。
太子还没出
等到太子一路颠簸,看到无边无际汹涌而来的大水时,原本的豪情万丈全都化作了面对自然之力的畏惧。而事先制定的方案已经脱离了实际,显然也不能再用,可太子本就不谙此道,这次以为是来“捡功劳”的,随行的大部分都是亲信,仅有一两个户部的官员,却也只会纸上谈兵,压根不懂水利工事。
治不了水,太子只能选择安抚民意,可这水灾不
比雪灾,送点温暖就能让人感激涕零。
良田被淹房屋损毁,几十万灾民无家可归,而这数目还
这是赈灾队伍一开始就没想到的,洪灾中的灾民居然会缺水
但事实就是如此,洪水将大地变成一片泽国,江河水中混杂了不知多少污物、死物,哪怕能闭着眼睛忍着恶心喝下,却无法避免随之而来的疾病疟痢,甚至更为可怕的瘟疫。
时人谈瘟色变,当第一例瘟疫病人被确诊后,巨大的恐慌瞬间蔓延开来,四周哀鸿一片,而太子也心生退意,再大的功劳也不值得他用性命来交换,何况眼下的情形根本没有让他立功的可能。
于是,太子借口生病退居三线,平日里连灾区来汇报的官员都不愿接触,唯恐沾了瘟疫的一星半点。要不是担心回去了没有交代,太子绝对会立马驱车回京。
还是那句话,上行下效,太子无心,底下的人又怎会出力,没多久那些得不到安置的灾民爆
幸好有那一千兵,太子才能囫囵个的逃出了包围圈。
然而那一通厮杀,反倒使得那些灾民拧成了一股绳,纷纷加入暴民之中,试图寻求一条活路。
太子逃得极为狼狈,他本想返回京中,却被早已知悉的暴民截断了去路,一路上护卫越来越少,眼看着就要被暴民乱刀砍杀,一伙路过的镖师将他救了下来,听说他是太子后,还将他护送去了邻郡。
与此同时,皇帝也到了线报,太子玩忽职守,非但没能稳固民心,还使得大批灾民生出异心,几十万赈灾银子也落入暴民之手,给皇朝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其他各方也都到了消息,随后的朝堂上为此展开了激烈辩论,支持太子的把责任推到了暴民身上,而更多反对的声音却表示,这件事的本质是太子过于无能,好逸恶劳又不懂民心,才会使得好好的赈灾演变成了动乱。
皇帝也是气愤不已,再次对太子感到了失望,他把所有儿子
事实上,太子除了嫡子的身份,
思来想去,皇帝惊讶地

不久,皇帝到了一份奏折,里面详细叙述了事件的经过。
原来九皇子
然而那暴民却出尔反尔,试图以阴谋诡计劫持九皇子来要挟朝廷,可没想到反被九皇子拿做人质,又将几个重要头目控制,剩下的人也就变成一盘散沙,待九皇子给他们解决了饮水问题后,作乱的灾民看到了希望,也就不愿再做无谓的牺牲。
于是一场灾祸消弭于无形,兵不血刃。
皇帝看完奏折后,第一次
姜韫于接到圣旨的时候,正让大夫们给最后一批人
他倒是没想这么快冒头,原本他只是借着南行安插自己的势力,同时
这个皇朝还没有腐朽到需要先破后立,他也不愿接手一个满目疮痍的国家。
因此,他给皇帝递了密折,又让太子
事情
还没坐上那个位置,极有可能会先去南疆待上几年,那他就不能是一个默默无闻的皇子。
赈灾确实不容易,好
这两大难题解决后,水患等于解决了一半,安抚灾民的目的也就达成了。待半月后大水退去,姜韫于让人组织了人力,按村镇分工,一边清理淤泥,一边
很多人不理解为何要挖河道,按说该加高堤坝,再多建一些防洪堤才对。
姜韫于没有给他们答案,只说干活的人管饭,这么一来也就没人有异议了,毕竟夏指望不上,夏种还没到时候,有活干对他们来说反倒是件好事。
又过了半个月后,姜韫于将剩下的事情交给了当地的官

正经影视大全尽在:Chinalumeng.net 鲁萌影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