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84章 第一百八十三章 梦回大唐三(第1/3页)

眼见众人群情激愤, 徐长海却瞧到李承恩和朱剑秋二人微皱眉头, 显然是此事并不如他们所想般容易,并主动安抚的道「都先冷静下来, 此事恐怕没有那么简单的。」
朱剑秋点头, 解释道「老徐说得没错,管我们都知道安禄山有谋反之意, 但一来皇上对他信任非常,就算把证据交上, 皇上也有很大的可能会置之不理,二来国舅和安禄山之间的争斗天下人皆知,统领若是弹劾安禄山谋反, 很容易会被人认为统领是不是被国舅拉拢、买,从而归入国舅一党的。」
李承恩沉思, 不
「统领, 要不然我亲自带天杀营几个好手去把安禄山的首级割下来」曹雪阳欲要为李承恩分忧,俏脸冰冷, 杀气凛然的道。
「安贼性情狡猾, 身边又有诸多高手保护,你没有那么容易成功的。若是激起了他的警觉, 只怕会提早造反」李承恩摇头, 依照打探回来的情报, 安禄山手下高手云集,只怕曹雪阳还未潜入他身边百步就得被
「呵你们如此大张旗鼓的派人去打探消息,恐怕早就已经惊动了安禄山了」生死不知的那十五个天策将士就是最好的证明。
冯子芝把玩着一个包浆十分美丽的古玉,这是他前天跟朱剑秋下棋时赢回来的头,可是朱剑秋的心爱之物这两天冯子芝一有机会就拿出来
果不其然,朱剑秋一见到自家的宝贝,心中一疼,顾不得冯子芝是
冯子芝得意的一笑。
他和朱剑秋可算得上是将遇良才,棋逢敌手,不相上下。
朱剑秋为诸葛亮第十代重孙,智谋极高,大唐江湖上盛传「天下三智,唯逊一秋」中的「一秋」指的就是他。
而冯子芝乃鬼谷子后人王翊之徒,足智多谋,大周朝堂上无人敢质疑公认胸有大才的司礼监首领太监的治国才能,三篇平倭、镇夷、抗北之策可是让朝堂诸公都赞叹不绝,使国家得以继续繁荣安定。
正所谓同性相斥,聪明人一般不喜欢跟另一个聪明人一起玩的。两个同样绝顶聪明的聪明人凑
冯子芝嫌弃地打量着厅中央那些回来复命的天策将士,无比怀念自家能屈能伸的东厂番子手下。
一个个还说是去打探消息,但别人一看到他们的脸就看得出他们并非寻常小老百姓了那股打从骨子里透出来的气神盲与别不同,大部分人都神奕奕、神清气爽、浑身正气,就差
幸好,算他们还有点自知之明,没有傻乎乎的假装成农民、商人,全都整整齐齐地装成那些持剑闯江湖的侠士。看他们的服装应该是装成那什么
这两个月冯子芝可不是白混的忙活惯了司礼监和东厂繁杂的事务,他的办事能力超乎李承恩等人预想的多,除了处理功曹参军事的公务外,他还派人搜集了大量唐朝天宝年间的朝堂事务、百官动静、民间流言、江湖形势、藩镇情报等资料,加以一一分析并记进脑子里。可以说,眼下任意说起上面其中一项事情,就连李承恩、朱剑秋等土生土长的正宗大唐人都比不过他知之甚详
「按消息所指,安禄山手下的那个风狼噶尔东赞虽然是吐蕃密宗叛徒,但也是通密宗的催眠、离魂之术。如果失踪的那五组天策兄弟有任一人落
李承恩等人脸色一变,如果真的如此,只怕已经打草惊蛇了,安禄山谋反的速度说不定还会加快。
「事不宜迟我现
「且慢」朱剑秋却是第一个阻止他,「就算统领亲去谏言,但依照皇上对安禄山的信重,也未必会全信,最多就只是一如从前般,命人快马加鞭召安禄山进京而已。安禄山奉诏的话,皇上誓必会再次信任他,对统领你只会起了疑隙;安禄山若不奉诏,怕是图穷匕见,立时起兵造反,我大唐准备不足,届时定必伤忙惨重啊」
这下子是进也不得,退也不得。
「你之所言,我也考虑过了。」李承恩也是个善于谋略之人,不打没把握的仗,「我家世代忠良,而我从来不涉及党争,对皇上一片忠心耿耿,皇上也是清楚知道的。若我再三陈情、恳请,皇上再相信安禄山也难免会动摇。到时候,我再奏请皇上急召安禄山进京。按延年所说的未来而推论,我们未准备好,安禄山也不一定准备就绪。只要他为了释疑,就必定会奉诏进京,以安皇上之心。那时候,他身边那八大金刚自然不能一同进京,而这,就给了我们机会」不管是不是按曹雪阳的计划暗杀安禄山,只要先把安禄山控制
朱剑秋点头,这也算是眼下最好的办法了。
他转头问策道「延年,你看如何」论出谋划策、天下大势,他自问不逊冯延年分毫,但要说揣摩人心、耍阴招、行险计,他是自认不如冯延年多矣的。
冯子芝回想了一下史书上对唐玄宗性格的描述,垂眼道「去派人准备四套破烂的旧衣袍、一盆鸡血、数盒胭脂水粉、数支毛笔过来。」
闻言,不论是李承恩和朱剑秋,还是曹雪阳等人皆是一楞。
但工于心计,头脑不简单的李承恩很快就回过神,似有所觉,连忙命人去准备。
冯子芝点名要的东西大部分都是现有的,唯独胭脂水粉这一条可是真

正经影视大全尽在:Chinalumeng.net 鲁萌影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