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十一章 清丈田亩,还地于民!(第1/2页)

齐良神情恍惚。
牟指挥使体贴让他早些下值了。
没有别的爱好,只能晃晃悠悠回了齐府。
府中大管家,脸都笑僵了,将四面八方的礼物和礼单,分门别类放好封存,以待主家查验。
见到长孙少爷回来,连忙迎上前来,热切道:“孙少爷,您回来了。”
锦衣卫指挥佥事,正四品之位。
与老爷的鸿胪寺卿一样。
但官位一样,不代表权力一样。
鸿胪寺,只是掌管朝会、筵席、祭祀赞相礼仪。
而锦衣卫,却奉旨缇骑天下。
从升斗小民,到皇亲国戚,都可以抓捕,并加之审讯。
因此。
老爷,在府中的地位,从二号,也变成了三号。
太主第一。
孙少爷第二。
老爷第三。
“我母亲呢?”
齐良点点头,看着来来往往的礼车,忽然觉得刺眼,却也没多说什么,询问道。
“太主刚从仁寿宫回来,这会儿,该是在东跨院休息。”
……
东跨院。
太主住处。
以国朝规定。
出嫁公主,都会建公主府。
作为成化帝长女,国朝仁和公主,自然有座金碧辉煌的公主府。
不过。
太主与驸马都尉齐世美一见钟情,感情甚笃,在出嫁时,就没受先皇赐府,直接落入了齐家。
但府邸可以不受,国朝礼仪却不能不遵。
依国朝律法,驸马,及驸马父母,见公主是要行君臣之礼。
太主是个孝顺儿媳,为避免公婆施礼,就住在东跨院,不常出去。
在驸马都尉死后,与公婆,就更加不常见面了。
等到侍女引着齐良,见到太主时,太主正在书案前,手抄着《象雄大藏经》其中一部经书,口中念念有词,让人听不懂,貌似是藏语。
“见过母亲!”
“我的儿啊,怎么回来了?”
太主放下狼毫笔,慈祥笑道。
官廨放衙。
是有规定的时间。
尤其是陛下登基后,规定就变得更加严苛,官员只敢晚走,不敢提前下值。
锦衣卫,更是忙碌之所,这天色尚早,怎么就回来了呢?
“回母亲,是指挥使大人让我先回来休息。”
齐良说明原由,继续道:“我也有事情想请教母亲。”
见长子眉宇间满是忧愁,太主知晓事情不小,挥退了左右,让儿子到前来同坐。
“家无常礼,良儿是遇到什么事了?”
太主满意笑道。
入了官场,还是锦衣卫那地方,有问题是对的,要是没有问题,身为母亲就该担心了。
“母亲,指挥使大人,让儿子看了国朝皇族田地账本。”
齐良情绪稍安,详细道:“在皇族账本之外,还有勋戚、官员的田地账本。”
“那良儿有什么问题呢?”
太主笑容一滞,又恢复如常道。
锦衣卫指挥使牟斌,坑害本公主儿子,这个仇记下了。
“儿子担心陛下看到账本后,会对天下皇族、勋戚和官员不利。”
“为什么要担心?”
太主颔首笑道:“没有皇帝授意,两厂一卫不敢察查皇族、勋戚和官员土地的。
既然皇帝动了心,那就必然会动手,这有什么可担心的?”
“母亲是说,陛下会对国朝官员、勋戚和皇族都动手?如果官员与陛下对峙,陛下还怎么治理天下?”
“良儿,自古臣与君对峙,无疑是以卵击石。”
太主摇摇头,笑容不减道。
与那些留给子孙的耕地相比,子孙是死是活,孰轻孰重,国朝官员是分得清呢?
“母亲,那与太祖打天下,与太宗皇帝靖难清君的勋戚呢,陛下也能不在乎?”
“天下,的确是打下来的,可不完全是打下来的,太祖建立国朝,靠的是民心,唯有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
太主见长子依然不太明白,耐心解释道:“勋戚也好,功臣也罢,不过是皇帝手中的一枚棋子。
一枚棋子,到了无用,到了该舍弃之时,难道下棋的人,还会怜惜不舍吗?”
“母亲,您也是皇族,是陛下的姑母,是与陛下血溶于水的亲人,陛下怎么能对您和其他叔伯兄弟动手呢?”
齐良依旧无法明悟,追问道。
“良儿,为帝君者,从来就与情字无缘。”
太主想起太后,想起寿宁侯,想起建昌侯,叹了口气道:“古往今来,为帝君者,何人不是孤家寡人。
我等皇族,既然得了这惊人的富贵,就要受得起这“无常”二字。”
太祖训。
以天下养皇族。
但是太祖忘了,皇族人数,不是固定之数,每一次皇位更迭,皇族人数就会迎来暴涨,分出去的王公,就会越来越多。

正经影视大全尽在:Chinalumeng.net 鲁萌影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